商业服务须革故鼎新
时间:2008-09-27 A+   A- 举报

前些时,听到两个不同超市的营业员的对话:“我们两家超市都在黄金地段,商品和服务也差不多,为什么我处冷冷清清你处却生意兴隆?”对方的回答出人意料:“服务相同?你见过启东哪个超市像我们那样有顾客卫生间?”发问者顿时哑口无言。

听了两位营业员的对话,笔者颇受启发。看来,商业服务还须革故鼎新。“顾客是上帝”,这是许多商家多年来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口头禅。若果真如此,商家就须换位思考,时时替顾客着想,处处帮“上帝”解难。但事实并不如此。前几年,市区黄金地段某大超市,楼上楼下,好不气派,可顾客上了楼,顿感氧气不足,憋得胸闷气短。何故?楼上的窗子全是密封的,基本不通风。试想,有多少顾客为买其他地方都有的商品来活受罪?该超市若有点顾客意识,即使怕花钱装空调,安几个排风扇换换气总可以吧。如此易如反掌的小事都不愿作为,难怪顾客要跟它“拜拜”。

在商品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商家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优我特,实在是太难。于是,不少商家在服务上动了脑筋:送货上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无理由退货、电器上门修理等等,这些,当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毕竟还不全面。因为服务的内涵毕竟还很狭窄,仍囿于已售出的商品,而没有把服务延伸到商品以外。开头两个营业员的对话,就引出了这个崭新的课题。前几年在市区如厕难众所周知,在超市里想“方便”一下更是异想天开。有的超市舍得缩小营业面积建公共卫生间,为顾客“方便”提供方便,于细微之处见诚意,当属创新之举。细节决定成败,顾客在一件小事上对某超市有了好感,脚步随着感觉走,就会成为该超市的常客。服务无巨细,创新无止境,但愿我市众多商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对“上帝”的人文关怀上争创出各自的服务特色来。   □ 陈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