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婚检制度自2003年开始取消,5年来,我市的婚检人数骤然减少。而现在为预防出生婴儿缺陷,孕前检查正成为‘零婚检’后的一种补救措施,逐渐被年轻夫妇所接受……”9月17日,《今日启东》社会版的一篇稿件将孕前检查形象地比喻为“零婚检”后的一块“补丁”,很是贴切,可又令记者觉得沉重和苦涩。
下一代的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设立“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即可见其一斑。毋庸置疑,孕前检查的目的是帮助年轻夫妇能够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而婚前检查开展的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既有利于男女双方的健康,又为实行优生提供了保证,更可以避免因身体原因而产生的种种婚后不幸。由此不难看出,婚检从健康和优生优育角度为青年男女走进婚姻殿堂打下了基础,而孕检则成了婚检的一个组成部分及其补充。
婚前检查从强制到自愿,是社会的进步,但“零婚检”的现状恐怕与当初制度调整的初衷相悖。“零婚检”与其说是人们传统思想观念作祟,倒不如说是众多准夫妇沉醉爱河,对身体、生理及所掌握卫生常识自负的折射。“各方面好好的,干吗花钱做不必要的检查?”有如此想法,婚检率自然低。而孕前检查则不同了,一些年轻夫妇在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将遗传的、后天的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或许觉得不很踏实,被动中也便主动做起了孕检,许是无奈,但毕竟理智。笔者撰写此文的本意在于,我们在为孕检叫好的同时,更应该为不强制难推开的婚检大声疾呼:“准夫妇们,为了你们的健康和将来的幸福,为了不留下本可以避免的遗憾及至悲剧,请不要轻易对婚检说‘不’!” □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