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秋节刚过,超市的月饼专柜便悄然隐退,对剩余月饼商家则纷纷降价促销,吸引了部分顾客。然而,个别商家的行为让人不得不为月饼质量感到担忧。
某超市挂出月饼“买一赠一”的广告,记者开始只挑选月饼的品种,临走时才发现所选的月饼不是同一批的产品,生产日期最早的离所标45天保质期只剩2天,最晚的则出厂半月有余。某食品厂直销门市上,礼盒装月饼以4~6折的价格销售,记者没有在外包装上看到生产日期。随手拿起一个散装小月饼仔细观察,外包装上标明了保质期为45天,却难觅生产日期的踪影。
以上两种情况或许只是厂商百密一疏。记者认为,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具有极强的时令属性。过了季节,打折降价都属正常。厂家也好,商家也罢,且不说节前一般能将月饼的预期利润纳入囊中,即便是亏损经营,还是应将商德放在首位。不管是什么价位的月饼,出售的都应是合格的产品。
顾客在享受打折实惠时应睁大双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厂家、店家也应诚信为本,严于自律维护企业形象。如是,消费者就不会吃到过期的月饼。 □ 山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