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已经实施了3个月,市民们纷纷表示支持,并逐渐养成了购物时自带购物袋的习惯。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一些商家的服务竟借着“限塑”开始打起了“折扣”。
前些日,记者去市区一家大型超市购物时发现,如果顾客不购买超市的塑料袋,购买的商品就得自己装袋。而以前结账忙时,收银台前总会站着两名营业员,一位负责收钱,另一位会把顾客购买的物品分好类,用不同的方便袋装好。 “虽然对我们来说也只是举手之劳,但这样的变化,让人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舒服。”常来超市采购的市民王大妈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超市后发现,在收银台前,几乎都存在类似情况。“只有在收银员不忙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帮自带购物袋的顾客装袋。”一位在超市购物的刘先生说。通常情况下,收银员都是在收银结束后,将商品往前一推或统统丢到收银台下的购物篮里,然后就转身为下一位顾客结账。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借着“限塑令”,将原本可以免费赠送的纸袋也全部换成了要付费的塑料袋。这一举动虽然获得了小利,但却大大损失了诚信。
记者认为,“限塑”不该成为商家“限服务”的理由,商家如果借着“限塑”让服务质量“打折”,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形象和利益。 □ 包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