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 陈张贤
当前我市进入了桥港时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纠纷,而且其表现形式及特点也将发生变化。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未雨绸缪,主动迎接挑战,打造深化发展大调解机制新平台,全力筑牢并守好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推进老干部调解室建设,着力打造基层基础建设新平台。以深化完善村级老干部调解室工作制度为重点,以提高村居调解员调解能力为核心,在职业化管理、专业化运作、科学化考核上三措并举,队伍建设与队伍管理齐头并进,不断做强做大老干部调解室这一特色品牌工作。全面推行专职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实行调解工作“双包”责任制,完善健全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制度,健全群众评议制度,推行巡回调解,把矛盾及时化解在当时当地。强化保障机制,稳定老干部调解员队伍。加强对老干部调解室工作的考核,提升基层工作绩效。
二是强化排查调处制度建设,着力打造联动联调新平台。进一步规范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处、回访等运作程序,严格依政策、按法律、照程序调处矛盾。深化对接机制,在公调对接上,在加强市级与镇级公调对接机制建设的同时,重点在村居对接上下功夫。在诉调对接上,着力抓好绿色通道建设,畅通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在检调对接上,重点做好民事赔偿调解工作,扩大调解结案率。在援调对接与纪调对接上,重点抓好规范操作,提高对接效果。
三是深入开展调解业务教育培训,着力打造队伍建设新平台。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特别是一线调解员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调解实务、岗位技能等综合素质,推进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切实把教育培训落实到位,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质量效果,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的一流调解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