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丽春
2008年8月1日,崇启大桥正式奠基,百万启东人民热盼的愿望即将实现。崇启大桥的建设将使我市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对此,我们要未雨绸缪,科学规划,正确把握,将大桥优势真正演绎成经济优势。
做好呼应大桥建设,承接上海产业梯次转移
1.广泛宣传发动。现在大桥开工在即,我们的宣传要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要像申奥和奥运会的举办一样,凝聚社会力量,成就辉煌业绩。
2.构建交通网络。启东经济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靠大桥,也要靠市内通达快捷的交通。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形成“四纵三横一环”的交通格局。
3.调整园区布局。在呼应大桥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继续搞好现有的开发园区建设,还要根据形势,不断调整园区的规模和结构,适度调整布局。如沿江的船舶工业区,要突出规模化、景观化、基地化,吸引投资者,也吸引旅游者,达到做足经济文章、提升开放形象的目的。
4.完善软硬环境。在大桥建设的同时,我市的城镇建设必须提高品位,加大建设力度。要以“北上海”的理念去规划建设好硬环境。在软环境建设上,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尽量做到“政策跟着项目走”。
5.培育专业市场。把有名气、叫得响的启东特色宣传出去,不断引导、培育、壮大电动工具、润滑设备、海产品等并形成专业市场。这急切需要我们研究解决。
优化大桥功能,加快接轨上海、江海联动开发
1.设置快慢车道。要把大桥建成老百姓心中的大桥,在大桥上要辟出一定宽度的人行通道,方便两地人员自由通行与交往。
2.建好桥头平台。将启东的亮点在此推出,同时设朝辞寅阳楼日出、暮看桥头堡落日的江海行旅游线路,使之成为人们休闲的一个项目。
3.筹划主题公园。桥下设主题公园,或以大桥为主题,借万里长江入海口第一桥之名,列世界名桥模型,或以万里长江沿江城市微缩景观为主题公园。也可设计自助钓鱼、自捕蚊蛤以及自酿老白酒等特色旅游活动。
4.发展道口经济。在大桥的配套设计上,应考虑在周边地区设立“上海之家”,开发公寓楼,建设俱乐部,供大上海以及国际上的创业者投资消费、安家置业。也可使一批工商界人士在上海赚钱,在启东消费,成为居住启东的上海白领金领。 (作者系市政协常委、市统计局副局长)
(“走进桥港时代”政协委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