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春
按照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江海联动、桥港互动、融入上海、走向世界”的新一轮启东发展战略,我们对桥港时代启东农业发展目标、模式和市场定位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总体目标:以建设都市型农业为目标,以“城市群、产业带、物流网、科技园、生态区”为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我市区域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有效接轨、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在接轨、融入中求发展,实现功能多元化、结构高效化、技术高新化、经营产业化。到2010年基本形成“四基地一中心”的都市型农业框架,即长三角休闲观光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种子种苗基地和农产品物流中心,把启东农村建设成为城乡进一步融合、产业结构合理、江海水乡特色浓郁、生态环境优美、农民富裕的新农村,成为接轨长三角地区的前沿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领航区、建设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先行区以及打造高效现代农业的示范区。
(二)发展模式:启东都市型农业发展应根据长三角区域内农业资源特征、产业成长史与产业趋同性,选择错位合作发展模式。启东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都市型农业发展紧紧围绕“高效生态农业”这一主题,即以生态为基础,效益为目标,着重优化农业的生产功能,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三)市场定位:根据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与目标,农产品销售及潜在机会市场,我们要把握选择好农业与农产品市场定位。以蔬菜瓜果、畜禽、水产等为主的鲜活农产品主要面向上海、杭州、苏州及本地市场,并通过建立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销地专业市场和超市扩散到区域内各个城市,进一步提高在上海以及其它大城市的市场份额;以“四青作物”、“四色豆”、特种水产、特种畜禽、小辣椒、香酥芋、香芋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品及蚕丝,应考虑同时面对长三角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及出口创汇等多方中高端市场,逐步提高产品竞争力与产业外向度;以旅游、休闲、观光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在共享长三角旅游资源进程中,鼎力开拓国内外潜在市场。 (作者系市十三届政协常委、市委农工办副主任)
(“走进桥港时代”政协委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