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启大桥对启东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时间:2008-07-31 A+   A- 举报

市政协副主席  袁裕丽

一、崇启大桥建设对启东经济发展格局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崇启大桥的建设,对启东经济发展格局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其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将从根本上改善启东接轨上海的条件,有利于加快推进大开放。长江天堑变通途,沪启陆上距离缩短近100公里,形成“启东——上海”1小时交通圈,启东由陆上交通末端城市一跃成为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中心,为启东加快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世界第6大国际都市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与竞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将进一步凸现启东区位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启东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首先表现在经济地理位置独特。启东地处长江三角洲洲头,位于我国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T型结构主轴线的结合部,通江达海,南与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隔江相望,直线距离仅50公里。启东区位优势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拥有宝贵的144公里江海岸线。崇启大桥的建设将使这一区位优势得以凸现,启东将凭借“桥头堡”优势,率先建设长三角北翼承接上海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基地。

3.将大幅度地拓展物流集疏运腹地,有利于加快吕四港口开发。随着崇启大桥的开工建设,吕四港将形成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海联动等集疏运网络,大大地增加吕四港口的辐射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吕四港的深水优势,加快港口开发。

大桥可能给我市经济未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由“强极化效应”所导致的部分要素向上海集聚的现象可能难以避免。上海目前仍处于规模扩张阶段,仍需要吸聚各方优质资源。由于“强极化效应”的作用,在崇启大桥建成后最初的几年内有可能会出现部分要素资源向上海集聚的现象。

2.有可能形成“过路经济”。启东将作为长三角洲头的南北走向大通道的中转站,这一优越的交通区位为我们“截留”住南来北往的发展要素创造了极好的机遇。但如果我们缺乏足够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各种要素“截留”不住,就有可能被时空距离稍远但综合成本更低的苏北地区吸引过去,“大桥经济”变成了“过路经济”,我市发展桥港经济的目标就势必落空。

3.分流压力将进一步显现。苏通大桥的建成,为苏中、苏北等兄弟县市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如果我市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那么,崇启大桥对我们而言,除增加交通流量之外,其他要素也将面临着进一步分流的压力。

二、迎接崇启大桥建设带来挑战的应对之策

一是要研究并确定桥港时代启东发展战略目标及实施步骤。按照南通市委提出的沪苏通“小金三角”发展方略,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和制定我们启东发展战略目标及实施步骤。近期打基础,主要是通过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提升启东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力争通过3年多一点的时间努力,使启东经济总量达到或接近苏南县市现有平均水平;中期建框架,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确定启东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功能北向拓展的枢纽地位,把启东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北翼枢纽港、上海都市圈北翼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补充配套功能区;远期一体化,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使启东全面融入上海的城市功能体系和产业循环体系,把启东建成上海北翼江海交汇处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北翼国内一流的宜居创业创新城市。

二是牢固确立互补联动、错位发展的理念。随着崇启大桥的开工建设,长三角城市连绵区的行政区划功能将趋模糊和淡化,产业功能将趋增强,在一体化的平台上实现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要牢固确定互补联动、错位发展的理念,通过分工与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

三是要把加快发展临港工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吕四港首先是要成为工业港,然后才是物流港。启东未来工业最有发展潜力的是临港工业。要充分利用港口本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吸引对航运依赖性较强的重化工业集聚,逐步形成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临港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