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副主席 施炳新
崇启大桥和吕四港的开发建设不仅给我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启东要全面达小康,就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优化软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有效途径,是全市广大群众、企业、投资者的强烈愿望,也是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桥港时代”新启东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的有效保证。
二、结合实际,深入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各项措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要动硬招、用实招,要客观分析现状,采取有力措施,严明纪律,确保工作到位。要明确界定职权,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行为。要完善服务机制,进一步推行阳光政务。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及时更新内容,充分发挥政府信息中心的作用。要提高干部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要强化领导干部对法律法规的学习,防止出现政府的工作与与政策法律法规要求不一致、甚至抵触的现象。要塑造信用环境,打造诚信品牌。要切实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机关服务效能。要拓展督查渠道,将行政监督与法制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政风行风热线”、投诉电话、举报箱和电子邮箱的作用。要深化法治建设,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激活机制,大胆探索优化经济环境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的程度和创新发展的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胆探索优化经济环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研究建立科学的经济环境评价和激励机制,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有利于优化经济环境的制度,并不断健全、完善、充实、提高。要激发机关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勇于改革机关的工作机制,以是否有利于改善和优化经济环境为标准,不断采取措施,激发和调动广大机关干部参与优化经济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优化经济环境转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要着力拓展新思路,借鉴新方法,构筑优化发展软环境的长效机制,注重从遏制性治理向预防性治理,从应急措施向长效性制度建设方向转变。
四、广泛发动,形成全民参与优化经济环境的强大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为此,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上下齐心、左右协调、内外互动的良好工作局面。要发动干部群众形成一种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的合力,特别要抓住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这个关键。要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造声势,使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