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港镇党委书记、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副书记、副主任 尹陈飞
桥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吕四港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将得到充分发挥。作为新一轮发展的前沿主战场,吕四港镇将牢牢把握机遇,充分激发干部群众建设大港时代的创业激情,把思想解放的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来,把思想解放的追求定位到增强综合竞争力上来,把思想解放的归宿落实到更加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来。
科学规划,确立区域发展新坐标。一是高点定位。充分利用吕四港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和广阔腹地,高起点打造上海港北翼国际航运中心支线港口,建设集港、工、贸、渔、城、旅游为一体的重要组合港。二是系统规划。在港口开发、岸线利用、产业发展、港城布局、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为大港开发奠定基础。三要创新机制。理顺港城互动的管理体制,研究确立吕四港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开发进程。
打造载体,构筑产业集聚新平台。一是拓展发展空间。全力推进物流中心、盐场工业园、海洋风情区三大平台建设,切实加快吕四大洋港口外拓工程的前期工作。二是提高承载能力。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高标准建设临港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为项目引进预留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承接能力。三是要吸引项目集聚。精心组织吕四港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努力引进一批重大临港项目,吸引优质资本集聚,形成系列配套产业链,着力打造临港型产业集聚承载地。
转变方式,探索沿海开发新模式。一是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定位发展电力能源、重工石化、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深度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海产品精深加工等海洋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商贸,带动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海洋生物医药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拉长海洋产业链,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坚持以生态建设来有效地保障科学发展,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大港开发始终,落实严格的环保准入和节能减排要求,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一时的发展。
完善功能,展示港城建设新形象。一是完善配套功能。把吕四港镇着力打造成集文化教育、观光休闲、商务度假、生态环保为一体的滨海综合性配套服务区,切实做到与大港开发相呼应,与临港工业相配套。二是改善人居环境。以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加快建设区域供水北延、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外迁、旧城改造等一批重大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兼具古韵新风,适宜人居的临港新城。三是打造文化品牌。展示吕四港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打响具有千年历史的“吕祖文化”和富有江海风情的“渔家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港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