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孙建忠
大桥大港建设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优势。一是带来交通格局新变化。二是增添产业发展新动力。三是形成区域发展新态势。
桥港时代下建设工业化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工业布局规划问题。新时期工业布局规划必须与时俱进,与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详细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着眼全局,完善细化。二是与一、三产业互动发展问题。必须统筹三产协调发展,围绕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指导思想去推动、实现三种产业互动发展。三是重特大项目选址问题。一些重特大项目的布点选址、规划论证必须慎重,要融入到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中去思考。
当前,启东工业化总体上进入了由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阶段。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桥港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江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是在发展导向上,要从偏重速度向好中求快、更重效益转变。依托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以项目带动临港产业。集中力量支持具有产业基础、符合发展方向的船舶修造、机械电子、新型能源、电动工具等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经营集约。二是在发展动力上,要从偏重物质要素投入向更重科技创新、资本运作转变。引导企业创名、创优,积极鼓励和扶持优势企业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实现优势企业、优质企业、高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接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努力引导规模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攀“高亲”、招“高才”。推进银企合作取得成效,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三是在发展模式上,要从偏重粗放型开发向更重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转变。全面整合土地、岸线、滩涂等资源,科学规划好岸线利用、港口开发、产业布局、城镇布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增强园区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严格执行投资强度标准,建立健全“亩产论英雄”的导向和激励机制,全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重点工业,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