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东》社会版5月14日曾刊登《耄耋老人的“老照片情结”》一文。文中提及,启东的建县石碑被人“遗忘”在市政园林公司场园的东南角。7月1日,记者来到该地,发现石碑依然无人问津。这令记者非常痛心。
1928年3月,启东设立县治。同年12月,首任县长袁希洛撰文立碑以资纪念。历经战火风雨,该碑一直存放于当时的镇洋市县政府所在地(现市人民医院)。1979年7月,该碑被县档案馆张能强发现,经修整后于1984年6月立于人民公园。为保护该碑,石碑上建有碑亭遮风挡雨。本世纪初旧城改造中,人民公园改建成开放式绿地,建县石碑被移走,没想到竟“沦落”到栖息河边的地步。
记者7月2日向市档案局咨询,试图寻找这块石碑的详细资料。档案局的同志不无遗憾地表示,他们只有石碑搬走前的照片,碑文根本看不清楚。
启东是一块年轻的土地,成陆时间较短,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本来就不多。2004年,有关部门曾面向全市征集包括农业用品、纺织用品、渔业用品、婚俗用品等在内的文物,筹建民俗风情博物馆,再现沙地文化之精髓。而作为见证启东诞生历史的建县石碑,怎么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遭到冷落呢?做为一个市民,记者欣喜地看到了市容市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坚信发展与保护并不矛盾。偌大的启东,怎么可能没有建县石碑的安身之地?
给建县石碑安个家,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重视,也是对后人的交代。 □山 水
堆放在露天的建县石碑,残缺的石碑上依稀可辨“袁希洛”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