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启东建成上海的“菜篮子”
时间:2008-06-18 A+   A- 举报

将启东建成上海的“菜篮子”,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一是上海周边地区在前几年的开发建设中,菜地资源严重不足,上海及周边地区居民吃菜依赖外地供应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启东借助大桥优势,利用相对丰富的农田资源,实施大规模粮改菜、棉改菜改造,可提高农田2倍以上的产出率,由此推进广大农民勤劳致富;二是启东农村劳力匮乏局面有望大大改观。农田产出大幅度提高后,将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加入到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之中,新农村建设后继乏人矛盾迎刃而解;三是通过蔬菜种植改善启东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众所周知,启东历史上是个植棉大县,长期使用有机磷农药曾给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从土壤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角度看,实施棉改菜同样有其积极意义;四是发展蔬菜产业能带动与之相关产业的提升和拓展。如交通运输业、蔬菜加工业、种子业及旅游业等等,带来一业发展百业兴的效应。

将启东建成上海的“菜篮子”,破了交通障碍,扬帆正是时候。政府应当在引进种植项目、建立销售渠道、推进设施建设、创建种植园区、实施科技兴菜上予以政策扶助和支持。各级涉农部门要抓住大桥开工这一契机,从长计议、尽早落实,在将菜篮子工程落到实处的同时,注重挖掘、造就和培养一大批蔬菜产销上的种植能人、贩销大户,特别注意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各种种养协会在蔬菜产销上的桥梁纽带作用。广大农户更应该更新观念,思路一变天地宽,在菜篮子工程建设中搞出规模、形成特色、提高档次、增加品种、打响品牌,实现丰产高效,从而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  姜 斌

(“我为启东献一策”金点子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