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农业生产,尤其是种植业,以中老年农民为主体 。他们文化不高,缺乏技术,致富门路又少,生活不富裕,成了农村中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让他们也能尽快富起来,跟上全面达小康的步伐,应该是桥港时代启东农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建议:
一、推进高效农业。中老年农民体力逐渐衰退,不适宜搞强度大的田间劳动。如果推广高产高效良种,就能一方面减少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实现高产高效。退休教师王兴斋想方设法高价引进的美国大桃棉,加拿大高产小麦、高产芝麻、攀吨豆、树型大豆、长荚王油菜等,经几年试种,都显示了各自的高产高效优势。如能广泛推广,并让中老年农民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再合理搭配前后茬口,实行优势组合,亩收入可达5000~8000元。亩效益比常规品种和传统种植成倍提高。
二、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四青”作物冷冻可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现有4万多吨库容量,能带动30多万亩耕地。如果实施集约化生产,加强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农民就会更加受益。
三、大力发展养殖业。要推动千家万户饲养獭兔或山羊。合作镇蔡圣兵养獭兔和新安镇倪洪泉养波尔山羊都具有相当规模,事业蒸蒸日上,可以逐步带动相对贫困群众尽快致富。一位老年农民养十几只羊或几十只獭兔,是不成问题的,一年就有数千元收入。
四、广大科技人员要把实用型技术送到田间宅头。各地农业科技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办起来,数以万计的农民接受增产增效、标准化生产等系列培训,这是弥补中老年农民缺技术少知识的最有效的办法。今后要在扩大培训面、提高实用效果上多努力。 □ 陆凤贤
(“我为启东献一策”金点子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