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笔者回了一趟王鲍镇松桥村老家,看到一位沈姓村民请来专业施工队,将宅边一条不大的污水沟疏浚成了水清岸绿的鱼塘。有人说他花费二三千元清理一条泯沟实在是不合算,但这位村民说他改造一条臭水沟,净化了居住环境,还可以养鱼增收,意义非同一般。受他影响,周边几个农户也有了开挖疏浚宅沟泯沟的打算。
笔者不禁为家乡人清理沟河美化家园的做法叫好。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农村中小河泯沟普遍荒废,污染相当严重。由于少人问津,而农民又缺少自发疏浚养护的意识,久而久之,曾经养育了一方人的宅沟、池塘,变成了死沟废塘、垃圾堆场。在不少乡村,这样的沟塘小河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公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痼疾。
美丽的村庄是我们的家园,一方水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乡。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家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当前,水环境问题已成为不少农家的一块心病。但仅靠政府部门来治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如果包揽到一家一户,从我做起,自“清”宅边水,那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事情。
众人拾柴火焰高。家乡天蓝水碧、居家水清景美,要靠大家,更要靠每个小家的共同努力。 □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