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广也须“上套子”
时间:2008-04-03 A+   A- 举报

报载:某地一水产养殖户用避孕药给黄鳝催肥。据说用了此药的黄鳝由于性功能受到抑制,长得又肥又粗,且生长期缩短。更令人吃惊的是,当地科技部门还将此作为“科技成果”加以推广。

这不能不令人忧虑。

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并推广应用,对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合理、合法地利用之,则它也极有可能对经济、社会、生态和人们的健康带来现实和潜在的危害。

在菜场上,我们常可见到一些短而粗的豆芽,特别饱满水灵的菜秧。行家们说,这是使用了激素的结果;有传媒披露,某地见利忘义之徒利用化学反应,可以成吨地制造出几可乱真的“黄金”;为了让荔枝长久拥有“卖相”,不法商贩竟用硫酸保鲜,还用福尔马林浸泡鱿鱼、海参,提高其“新鲜度”……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利用了“科技手段”、“科技成果”。

由此可见,在坚定不移继续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前提下,有效防止和避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作用,也应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市科技部门在加大科普宣传普及的同时,也应加大“把科学技术应用于有利经济社会事业、造福百姓中去”的宣传力度。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