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市委市政府发出突击绿化造林的号召后,全市上下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植树的意义深入人心,植树的机制更加灵活,“绿色银行”的经济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东疆大地呈现出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的喜人局面。
种树只是一个开端,树苗能否成活成材,关键在于管理。今年,我市绿化造林工作进一步强调眼前投入与长远回报之间的关系,突出机制创新,鼓励企业参与,特别确立了农民在植树造林中的主体地位,从制度上确定了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一系列举措,为开展好植树活动、巩固好绿化成果提供了政策保证。
有播种就得有收获。毋庸讳言,在往年的植树中,的确存在重种轻管的现象。“年年种树少见绿,多年之后影无踪”。产生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更有主观原因,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挫伤了广大群众的植树积极性。
细节决定成与败,亡羊补牢未为晚。在当今植树造林热潮涌动的大好形势下,着重提管理这个事关造林结果的老话题,很有必要。同时,也提醒林业部门和农村植树造林的组织管理者,在大力组织绿化造林的基础上,务必加强管理。若干年后,给百姓交上一片成林成材的林木,那便是最大的政绩。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