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作推进新机制
时间:2008-02-28 A+   A- 举报

—— 四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启东”    
本报评论员

“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启东”,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正在开启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开创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事业。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事在人为,贵在有制。机制优于制度,制度优于人治。面对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对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努力构建推进各项工作的全新机制,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可靠保证。

构建工作推进新机制,必须强化目标意识。目标是前进方向,目标是工作追求,发展的过程、前进的过程,就是提出一个又一个目标,攻坚克难去实现的过程。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更没有发展。所以,我们要确立强烈的目标意识,树立在其位尽其责,谋一方发展、干一方事业的雄心与抱负,坚持围绕目标抓工作,围绕目标谋发展。要细化目标分解。目标面前,大家都是责任人,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运动员,没有评论员。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定任务、定进度、定人员、定责任的办法,把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时点,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形成层层担责任、人人有任务、全员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分解目标不能降低要求,要贯彻只有目标定得高,才有可能向高处攀的原则,宁可现在目标定得高些,克服困难去完成,也不能自我放松定低目标。

构建工作推进新机制,必须苦练落实之功。实践反复证明,在客观条件不相上下,工作思路大同小异的情况下,决定发展速度快慢的因素,关键是执行力、落实力的强弱。所以,落实也是生产力。抓好落实既要尽职尽责,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落实执行机制,做到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奖惩到位。要身体力行抓落实。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对所负责的工作亲自抓、抓到位。要沉下身子,掌握第一手材料,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办法。要埋头苦干,抓好每一个细节,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抓到位。要动真碰硬抓落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日趋深入,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一些深层问题和矛盾日渐增多,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种敢于直面困难、勇于破解矛盾和敢于碰硬的精神,解决在落实中大局意识不强、存在着落不实和不落实的问题。要敢于碰硬抓重点,勇于碰硬抓热点,善于碰硬抓难点,努力赢得工作的主动权。要强化督查抓落实。要建立实地督查制度、定期汇报制度、月度讲评制度等工作制度,跟踪问效、随时反馈,对已经落实的要看效果,对正在落实的要比进度,对没有落实的要找原因,对落实不力的要查责任,以严格的督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构建工作推进新机制,必须完善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是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证。前几年,市里制订了比较严谨、相对合理的考核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面对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启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按照“突出重点、导向鲜明、体系合理、简明易行”的指导思想,对考核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在目标任务的分解上,按照发展条件、基础和潜力分类下达,体现高点定位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在指标体系设置上,突出经济建设中心的同时,统筹兼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体现四个文明的统一;在经济指标权重安排上,在继续强调提速、增量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体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要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启东”的目标,更加注重对绩效产出的考核,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考核,更加注重对有效投入的考核,更加注重对引进外资质量的考核,更加注重对小康建设,特别是全民创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考核,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要严格落实考核奖惩,以真查实督、真考实核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的全面、快速、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