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采访,接触到不少勤劳致富的典型。大兴镇庙港村的陆永连栽种不歇夏的“四季葱”,光种葱一项年收入就达好几万元;久隆镇庙桥村的倪忠辉种植“双胞山药”成了当地有名的“山药大王”;合作镇退伍军人郁海兵,规模养猪的同时,从事猪的人工授精和腌割去势服务,每天增收一二百元。
这些致富典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发家致富没有通常的惯例可循,他们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他们的“独门绝技”。我们向成功者学习,既要学他们的勤劳、经验、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独辟蹊径的创业理念。
发家致富,最忌亦步亦趋地效仿别人,或者跟风种养经营。这些年里,大凡从事“大路货”产销的农民基本上都没有实现当初创业发家的初衷,有的甚至走了弯路。这就需要立志发家致富的农民,寻求致富门路时既能慧眼判别方向,又要勇于闯荡尝试。当然其前提必须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敢为天下先。
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现成的致富模式可资套用,也没有谁能保证哪一个行业或者项目一定赚钱,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差异性,使众多精明能干者找寻到了理想的致富门道。而人云亦云,止于心动,不见行动者,一定会与创富无缘。只有 用心学,勇于试,踏实干的人,才可以像陆永连、倪忠辉、郁海兵那样,干出自己的致富事业,拥有成功的创业天地。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