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版头条刊载一则新闻《永兴橡胶“攀上高亲”》。通过不断与国内著名大型企业配套合作,永兴橡胶制品公司算是“蚯蚓修成了龙”。公司的汽车减震器、胶管两大系列产品已随江西“五十铃”、“北汽福田”等知名品牌汽车驰骋神州大地。近20年来,永兴公司几乎与中国的汽车工业同步成长,一步步从一个村办小作坊发展成一个年销售超5000万元的现代企业。
如同一部电影,主角与配角往往都会因形成互补而相得益彰,企业界同样是这样。当我们仰视通用、海尔、松下这些大企业创造商业奇迹时,很多中小企业却在这些巨头的背后,依靠提供配套服务,“享受”着自己独立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配套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代工贴牌企业,它们往往是因为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为某些大企业提供某一方面的服务,依赖于大企业的业务而生存。对于许多仍处于初创期的企业而言,演好一个“配角”,同样也会“光彩照人”。近年来,恒通电气、盛源宝驹等我市不少有影响力的企业都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忠实拥趸。
启东防爆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江苏恒通电气仪表有限公司在创业之初就是这么一个无品牌,无技术,无市场的“三无”企业。为谋求生存,公司成立了“小分队”,专门负责“攻关”国家大型重点企业,为其配套生产。在公司拿下第一个黄金客户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之后,企业经营才“柳暗花明”。近年来,恒通在与国家众多大型企业的配套合作中,不断积累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连年稳居防爆电器业全国第二位。2004年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向启东授予了“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的称号。“我很庆幸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站在巨人的‘脚下’,才能顺利地发展到今天。”公司老总尹宇总是这么感叹。
赢利是创业的目的,双赢是发展的基础,品牌才是企业的最终追求。成为大企业所引导的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配套企业应该制定的第一步发展目标,进而根据自身优势,打造品牌,这样企业发展才能长久。永兴橡胶公司老总成宝兴的话代表了我市许多配套企业的声音:“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每年几百万的业务,更需要从大企业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