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心不古”的释义为世人的心没有古人的淳朴厚道。在元曲家刘时中的《端正好·上高监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 “不是我论黄数黑,怎禁他恶紫夺朱?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马牛襟裾”中,一位古人也在感叹那时的人不如“古人”忠厚淳朴。
其实,谁知道古人的心是什么呢?大家只不过凭借猜测和想象,对古人作了盲目崇拜而已。其实说这话的根本是表示对现世人心的不满。就像人们对童心的赞扬和宠爱,其实是在诉说作为一个成人的不易。也如同城里人经常会对乡下人的淳朴热情表示欣赏一样,心里想的是远离城市里的勾心斗角。古人的心好不好不必计较,值得反思的是现世的人心究竟怎样。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繁荣的社会,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乡村也逐渐变成了城镇,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自私、冷漠、麻木,虚伪的人际关系让人们充满了不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越见脆弱。互相的伤害与防备让人心力交瘁,于是不时听到诸如“人心不古”这样的感叹。
人们既然对“古人心”表达出向往,就说明现实中还有努力的方向。淳朴的人心意味着没有欺骗,没有争斗,彼此真诚相待。这个命题与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诚信与和谐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对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孔子早已说过很多箴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
如果人们坚守真诚、信任,以赤诚之心待人待己,人心向古,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人心不古”将会从人们口中消失。 孙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