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泉城济南近日评出80位“文明市民”。这些市民,与其说文明,不如说勇敢:在不久前济南那场特大暴雨中,他们奋不顾身,扶困救弱,帮助他人脱离险境,让人敬佩,令人难忘。
这些人,有的是公交车司机,平时乘车看到的,只是他们一个普普通通的背影;有的是警察,平时看到的,只是制服下面职业化的手势和表情;有的是个体户;有的是街道和居委会的干部……他们来自平凡的岗位,都是平凡的人。在洪水威胁的关头,他们伸出有力的手,抓住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奋力奔走呼喊,提醒人们远离危险。算不上惊天动地,也没有豪言壮语。就像那位勇于救人的个体老板,事后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捞一个就多活一个,是男人就要抢救弱者!”
暴雨中这些勇敢的身影,成了济南市民心目中的平民英雄。一位网友写下了这样的赞颂诗句:“站出来的我们崇拜/不站出来的我们敬仰/但愿这种精神常在/但愿这种人永远年轻……”
每个人的少年时代,多多少少都有过英雄梦。想象中的英雄,膀大腰圆,顶天立地,在危急时刻,紧急关头,迎着硝烟炮火,面对嚣张歹徒,奋不顾身,为常人所不能为。胸怀英雄情结,也常恨生不逢时,没有赶上非常时代、特殊机遇。殊不知,在暴雨倾盆的时刻,在台风肆虐的时候,一些普通人挺身而出,霎时间,人性的光芒照亮黑暗的夜晚,身边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成为令人敬仰的平民英雄。
在这个夏日,这样的平民英雄,不只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存在,在激流汹涌的淮河流域,在台风肆虐的闽浙地区,到处都有这样的勇者和英雄。莎士比亚说:“美德是勇敢的,善良从来不害怕什么。”和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一样,他们都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转化为高尚的行为,将无私的情怀转化为奋不顾身的行动。说是英雄,其实还是平民,是大时代里的普通人。惟其如此,他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效可仿的榜样和楷模。 刘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