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让我们学到很多
时间:2007-08-17 A+   A- 举报

16岁的南通女孩陈默,在乘坐公交车回家途中,看到同车的一对青年男女随手乱扔果壳和果核,主动找来垃圾桶放在他俩面前。谁知两人反而将果核吐得更远,陈默站起来劝阻他们。两人恼羞成怒,辱骂殴打陈默,最终激起公愤,被车上的驾乘人员扭送到派出所。

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感慨不已,陈默的勇敢举动确实令人可敬可佩,可赞可颂。扪心自问一下,如果在公共场合面对诸如此类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当中会有几个人站起来,而往往会选择随波逐流、保持沉默。

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不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呢?原因在于我们的神经被所谓的“社会潜规则”驯化得逐渐麻木,社会责任心缺失,见义勇为意识淡漠。小陈默的义举如同一声惊雷,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唤醒我们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促使我们敢于挺身而出制止这种不文明行为。

陈默的可贵之处在于,面对破坏公共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有悖社会公德的现象不是事不关己,视而不见,而是挺身而出、善意劝阻、纠正并制止。她的举动,真正体现了和谐社会中一个公民应有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钦佩。

陈默的可取之处在于,没有面对谩骂与殴打而退却。事后,当别人问及是否因此事而后悔时,她仍坚定地说“我不后悔,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依然会站出来说话”,她的这种铿锵正气,更是值得我们敬仰。

可以说陈默的所作所为十分普通,但为什么社会反响如此之强烈呢?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这样的文明之举,需要更多的陈默来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以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勇于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周陈钢  陈士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