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夫妇都注重锻炼,但是我从来没有看见他家孩子跟着去锻炼。一次偶遇他们,便问起孩子怎么没有一起来?母亲说:学习很重要,哪里有时间?暑假的一天,听见父亲责备儿子:越来越胖了,还不出去动动?孩子说:出去做什么好?跑步,太累;散步,一个人没意思……
貌似很有道理,根源却是父母亲没有从小养成孩子运动的习惯。成长过程中缺乏运动,负面影响不少。孩子容易变成“药罐子”,势必影响学习,如果加上不讲究饮食健康,就容易体重超标,不仅影响身体健康、智力发育,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前不久,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人认为执行起来有难度。
其实,有没有难度,关键在于观念。强制性的运动容易流于形式,容易一阵风过后不剩一片浮云,惟有意识到个人才是运动的最终受益者,惟有看到运动者不仅拥有健康,美丽,还拥有自信、智慧,甚至周身散发着成熟的魅力,那么运动观念将不再是被迫的灌输,而是会顺理成章地被接受,然后主动地、自发地进行,并且将这好习惯坚持终身。 李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