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良心做生意
时间:2007-03-08 A+   A- 举报
      家住民乐新村的杨女士,去年4月在市区建新路一家名为“大阳摩托”的门市部购买了一辆产自无锡的“威羽牌”助动车。不想,新车只骑了两个月,车子就因座垫破损而无法使用。杨女士为此多次与店家交涉,店主一次次同意调换但次次都言而无信,一拖大半年,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杨女士省吃俭用花2300多元购买的助力车却没能正常使用,无奈之下,向媒体反映。“大阳摩托”老板在记者采访时一方面诉说厂家不提供配件之苦,另一方面则答应春节前为杨女士换好座垫。谁知,店老板还是食了言。当杨女士节后再找上门时,店主要她继续耐心等待。失去信心的杨女士为此气愤不已,直感叹:“老板的良心被狗吃去了!”

      先莫说法律、莫说三包、莫说诺言,单换位想一想,顾客花钱买车只骑两个月就不能使用了,商家如何对得起顾客,如何心安理得赚这不义之财,又如何对得起做人的良心。相信这等老板的占比很小,但“一粒鼠屎坏了一锅粥”,许多人进商店特别是小商店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挨宰,大概就是怕遭遇如此待遇。

      提倡商人赚钱摸摸良心并不为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负责任的商人总是目光长远做长长久久的生意。对于能捞则捞、能宰则宰的商家,除了顾客的抵制、抗争和维权,除了媒体的提醒、劝告和批评,有关职能部门是否可以在日常管理中为店家建立良心档案,为顾客设置诚信防线呢?是否在事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顾客维权并处罚那些没心没肺的商人呢?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