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妈妈的“另类”育子法引起了不少网友的争论。据新华网载,一位母亲与自己9岁的女儿签订了一份假期合同,内容涉及课程学习、各种培训、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家务劳动等。一个具体项目,都设有相应分值,每分1角钱。据这位母亲介绍,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变得自觉了,合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种“有偿学习”、“有偿家务”引来争议。赞成的人认为,通过合同的方式,可培养孩子讲原则守秩序的意识,这对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反对者认为,与经济挂钩,会让价值观还没形成的孩子觉得,学习和家务是在完成家长分配的工作,而不明白这些基本素质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因为文章里也提到了母亲让孩子叫人,孩子却以“合同里没有约定”而拒绝的现象。笔者认为,所谓的育子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家长要做的是选择一种他自己认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无论别人赞成也罢、反对也罢,只要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只要能培养孩子的自觉、自律意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好方法。 萧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