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敬老节期间,各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为“敬老”而忙碌。作为一个老人,我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而感到由衷高兴。
在高兴的同时,我不免想起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与这个传统美德极不协调,甚至格格不入的现状。譬如:在农村,某父母数十年含辛茹苦养育了几个儿女,一直到他们婚配成家生子。当父母年龄大了,儿女却嫌弃父母年老无用,自己住在装潢一新的楼房里,老人却只能住在楼房后面紧挨茅厕的草棚内。某家兄弟三人,视父母如累赘,谁都不愿赡养父母,既不给粮,又不给钱,还经常打骂、污辱老人。某老年人生病了,子女怕送医院治疗要花大钱,眼睁睁看着老人病死。在城镇,也有一些表现形式不同但性质一样的情况。一些年轻人从不过问父母的身体、生活情况,眼睛只盯在老人的退休工资上,甚至直接掌控着老年人的工资卡。有的从不为老人作贡献,可一到双休日,携儿带女全到老人那里度“双休”了。我曾听一个企业退休老人无可奈何地自嘲:“我家儿子成天像个公子,媳妇成天像个戏子,孙子成天像个太子,平时看不见他们人影子,一到双休日就到我家一坐一桌子,弄得我不到月底就剩几个铅角子。”可怜我们那些老伙伴就成了“月光族”——月月光。
孝敬父母,特别是假日,带上孩子回家看看,本来是好事,但是不爱老,只想着去“啃老”,这就另当别论了。但愿敬老节外,天天都敬老。 赵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