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已进入录取后期,有些考生如愿以偿,考上了称心的学校、称心的专业,有些考生虽然考上了大学,但与所确定的名校目标有一定距离。笔者了解到,往年都有因考上的大学不理想,即使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仍选择复读的考生。有些考生甚至为考取理想中的名牌大学而复读多年。笔者认为,考生和家长要谨防这样的“名校情结”,莫为此而误了考生的前程。
立志上名牌大学的心愿固然无可厚非,但名牌大学并非人人能上,因它有一定的限额。以为只有上名牌大学才能成材,是严重的误区。高考虽然是重要的人生转折,但一个人的成材是多渠道的,并非只有上名校一条路。从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毕业后成为学者、专家的事例举不胜举。有些考生认为在名校就读就能为就业打下基础,从近年来的就业形势看,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定比没名气学校的毕业生好找工作。现在招收毕业生的单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大批职业技术类大专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而且薪酬丰厚、发展空间大,也说明只要学有所成,上什么样的学校并不是最主要的。另外,有些考生因不能上名牌大学而选择复读,有的如其所愿次年高考分数有所提高,有的则反而倒退,这个过程不仅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给学生投下了一种心理阴影,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不利。所以,笔者提醒考生,别过分依恋名校,以免耽误前程。
萧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