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牢基础增实力
时间:2006-07-03 A+   A- 举报

—— 一论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努力建设发达殷实的实力启东”,这是市十一次党代会上确定的今后五年我市发展战略定位的第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以发展论英雄,以实力论地位,以速度论成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使许多矛盾迎刃而解。

  实力就是发展速度、运行质量、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和扩张能力的迅速提升。工业是推动启东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市各地要始终突出工业主体,猛攻项目投入,全力实现总量规模新突破。在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的同时,把主攻重大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着力点,重点突破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特大型项目。要把握建设重点,优化投入结构,壮大支柱产业。坚持以现有资源为基础、特色产业为依托、龙头企业为核心,不断调整投资结构,加快投入一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拉长产业发展链条的项目。现有企业,应加快重大技术、工艺、装备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实力,必须加快接轨上海、江海开发、园区建设、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上海是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接轨上海是我市抢抓历史机遇、推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迫切要求,是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区域联动、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经济整体水平的内在需求,各地一定要加快接轨步伐,全面接受辐射。江海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优势,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强势推进“两区五园”建设,着力建设绿色园区、精品园区、高效园区,全面构筑新型江海产业隆起带。要做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的经济承载力;塑好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经济吸引力;繁荣城市产业,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力,向着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迈进。

  富民是强市的基础。夯牢基础增实力,就要做到富民优先。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办实业、当老板,使民营经济成为富民经济,推进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小康向富裕型小康转变。要坚持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加大“三资”开发农业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拉长产业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园区,真正使农业成为持续致富农民的现代产业。要强化教育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临时向稳定、单个向整体的转变。要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放宽进城入户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由务农转化为务工和经营,从而使农民更快走上致富路,并为强市增加贡献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