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标杆
时间:2006-04-18 A+   A- 举报

——二论企校共建教育现代化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城市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阶段。企校共建教育现代化,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载体、新内容。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础的工作。实现“两个率先”,教育发展的率先是题中应有之义。百家企校共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出台,标志着我市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按照规划,到2007年,全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做亮做强启东教育品牌,努力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健康、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崭新格局。


“十五”以来,我市虽然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育硬件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与教育现代化标准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上。因此,必须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同社会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实现公平教育。近年来,我市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已有11个乡镇创建成了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5.8%。按照序时进度,到2007年,我市应创建成20个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应该看到,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尤其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设施上,资金缺口较大。因此,在政府持续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时,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家增强对教育的扶持力度。


教育现代化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大目标是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而这次活动的举办成功,则是一个小目标。实现了这个小目标,我们才能稳步向中目标、大目标迈进。教育现代化,又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和客观需求将不断有新的扩充和提高。因此,企校共建教育现代化,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要把企校共建教育现化化作为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一个新举措,从头抓紧,与时俱进,确保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快速发展,从而使全市城乡教育现代化建设协调联动、整体推进,成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一个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