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加快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
新华网江苏频道启东6月15日电 以“民富、村美、风气好”为主要内容的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整治,对照标准,逐项落实,才能抓出成效。
要坚持规划先行,梯度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必须在镇域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详细的村庄建设规划,清晰地体现各项专业规划的要求。规划要一步到位,分步实施,既要坚持实用性,更要体现前瞻性。小康示范村要按照省委的要求,居民合理集聚,土地集约利用,配套集中建设,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和资金投入,减少和杜绝因布局散乱带来的基础设施投入浪费。住宅设计建造要充分体现集中的原则,少建或不建独立式住宅,全面推进联体房、公寓房等集中式住宅建设。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等因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村一策搞好分类指导。小康示范村建设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样板,既要体现浓郁的乡村风情农居的特点,又能反映本村本土民风民俗的特征。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结合新建、拆迁、危改,向集镇集聚,向已形成规模的村落集聚,向有利于农民就近搬迁的区域集聚。小康示范村建设既要坚持标准,能快则快,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盲目超前,造成损失。
在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中,要坚持依靠群众,尊重民意。农民群众是小康示范村建设的主体,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取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方向。要把推进的力度、财力许可的程度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结合起来,把基层的创造性和群众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做到规划、建设与管理全面推进,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全面提升,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把“民心工程”办到农民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