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加快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
新华网江苏频道启东6月14日电 “民富、村美、风气好”,是启东市加快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3至5年努力,在全市培植“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良好、人居环境优美、村级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的10个小康示范典型村和14个小康示范先行村,这项工程已在全市启动。
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民富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各级干部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思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收入结构的多元化。要大力发展项目农业、高科技农业、多功能农业、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益。要不断推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村干部要带头创业,以实际行动来带动农民参与创业。通过全民创业,不断优化配置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增收。
村美,是小康示范村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做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建筑美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与此同时,全市所有行政村都要按照“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目标,切实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全面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努力改善农村面貌和居住环境。到2015年,力争在全面达到生态村的基础上,有50%的村进入小康示范村行列;2025年,从根本上改变全市村庄规划建设的散、乱状况,形成住宅集中建设、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改善、环境整洁优美的新型社区格局。
风气正,事业成。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要引导农民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实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要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依法打击黄赌毒和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用制度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用好风气来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