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美好的新启东
时间:2005-03-16 A+   A- 举报

  又是一个春天,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和谐启东跃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连日来,新华网启东频道和《启东信息》推出了启东构建和谐社会系列报道,对启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展示。感受真切而又清新,实践深刻而富启示。


  自古至今,人类对和谐社会孜孜以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理念一步步提升。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至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为我们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指明了一条和谐之道。


  百年沧桑,勤劳的启东人辟我草莱,启吾东疆,追求着和谐美好的生活。迈入新世纪,启东人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发展的战略更加明确。从“突出接轨上海主线,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到“建设江风海韵北上海,打造蓝天碧水新启东”,再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启东人一步步深入实践,以满腔的热情建设着和谐美丽的新启东,这个年轻的城市也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和谐源于科学发展。只有全面的小康,才有社会的和谐。在实现“两个率先”这一共同目标的引领下,百万启东人民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坚持解放思想全面跨越发展,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辉煌。2004年,启东累计新批注册外资超过了前9年的总和,注册外资实际到账超过了前6年的总和;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创下近10年来之最,财政收入增幅在南通六县市中排名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幅度也是近10年来最大的一年。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启东市委市政府统筹兼顾,协调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农业招商好戏连台,龙头企业助农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农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注重环境保护,天蓝了,水清了,绿意更浓了,启东达到了全国生态示范区一类地区标准……科学发展,使启东人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迈得更坚定也更踏实。


  和谐源于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启东人,面对发展中的难题,大胆创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2002年,“七大改革”势如破竹,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一扫而清;2004年,镇乡综合配套改革轰轰烈烈,基层发展的活力充分释放;2005年,机关“效能革命”又蓄势待发。改革中,启东人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这一对矛盾,既鼓励创造,又保障弱势群体。广大干部群众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启东人的工作效率成为投资环境的一张名片,城市的活力也因此而倍增。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养老、医疗等保障机制的逐步健全,弱势群体的利益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和谐源于安定祥和。“平安启东”扬名全国,善于协调的启东人创新并完善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被誉为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伟大创举。“诚信启东”建设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倾听民声、关注民意,全力打造透明政府,建设诚信机关,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文明启东”硕果累累,全市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市民的精神力量,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市民的精神境界,构建起了一个互信互爱、友好相处的美好家园。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各种矛盾和关系配合协调,相生相长。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启东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践启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统筹协调好各类矛盾,探索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度”,实现协调、均衡、共赢、共享。


  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需要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满怀豪情地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只要我们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和谐美好的新启东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新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