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瑾瑾
通讯员 江文杰 赵小平
8月18日,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产品智能化生产车间内,工人正有序生产、赶制订单。“今年上半年,东成电动工具出口额达5.3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8.67%。”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亚非拉事业部总经理顾嘉诚感慨,“东成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快速铺开,离不开海关的政策扶持,为我们开拓新兴海外市场赢得了宝贵时间,对业务快速落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是长三角地区电动工具制造的重要力量。该企业积极开发锂电池产品,先后推出12V、16V、20V锂电系列电动工具。得益于锂电池技术的突破,企业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对产品出口流程和国外标准及时“充电”的需求。
启东海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联合地方政府为电动工具企业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同时推出“我在企业干一周”活动,安排专人对接,全程指导出口通关、认证流程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拓宽企业出海渠道。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市电动工具出口货值12.67亿元,同比增长26.55%,成为我市外贸发展的生力军。
与此同时,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重要民营企业力量,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通过极耳结构重构与材料体系优化,实现新一代具有突破性的全极耳电池解决方案,有效解决锂电池快充难、温升高、寿命短的短板。
在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方形电池一基地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机器臂高速挥舞,AGV小车在车间内灵活穿梭往返,工人们全神贯注赶制一批出口欧洲的100Ah储能电池,这批电池在历经极片分切、卷绕、装配、注液、化成、分容等32道核心工序后,在启东海关的监管下,即将启程发往目的地。
“当前企业在手的海外订单已排至明年,三大主生产基地的产线均实行三班倒模式,满负荷运转以保障订单交付。”海四达电源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张校东透露,今年上半年,企业新能源锂电池业务外贸出口销售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30%。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正是有了海关AEO制度有力赋能,海四达公司才能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和技术竞争力。一方面,通过高标准的认证要求,显著提升其商业伙伴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国际信任并降低合作风险;另一方面,依托海关提供的优先查验、快速放行等通关便利措施,大幅优化其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韧性,整体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运营效益,最终实现“轻装上阵”。
“下阶段,启东海关将进一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深化‘一企一策’工作机制,量体裁衣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辅导,助力地方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持续为地方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启东海关副关长严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