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移步见景。我市以市民休闲健身需求为导向,盘活城市“金角银边”的同时,“见缝插针”嵌入体育场地设施,打造“全龄友好+绿色生态”公共健身空间。随着一系列小游园、口袋公园相继落成,启东“15分钟健身圈”正加速形成,居民矫健身影亦成城市美丽风景。即日起,本报推出“这么近那么美 家门口的运动场”栏目,带你走进市民乐享休闲健身美好时光的幸福乐园。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高思远 倪天伟
8月10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拨开浓密的枝叶,在蝶湖公园的环湖步道上投下斑驳的光点。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晨跑者矫健的身影,他们步履轻快,踏过林荫,有清风鸟鸣相伴。城市尚未完全苏醒,这里却早已涌动起生机勃勃的韵律。
蝶湖公园位于我市新城区,占地面积1811.41亩,其中陆地景观面积1061.41亩,水域面积750亩。公园主体工程于2018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外围及提升工程于2022年1月竣工,全园景区总体形成并对外开放。园区由城市公园、艺术公园、商务公园、湿地公园等5个主题公园和整个蝶湖部分组成,因形似蝴蝶而得名,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型景观公园。
近年来,我市精准对接市民休闲健身需求,精耕细作城市空间。通过充分挖掘现有城市绿地空间承载潜力,盘活城市的“金角银边”,将蝶湖公园打造成集生态、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健康活动空间。
步入园内,9公里环湖步道宛如翡翠缎带,灵动地串联起公园核心景观,将艺术之美与自然之趣完美融合。步道两旁银杏挺拔、香樟如盖,浓荫蔽日,为行人撑起一片清凉。“我每天上班前都来这里晨跑,每一步都像在氧吧里深呼吸,这里就是城市的‘绿肺’!”家住附近的市民高礼花一边快走一边感叹,“尤其是夏天,树荫浓密,湖风清凉,可以一边锻炼一边欣赏湖景。”
深入公园西南与东北区域,运动气息扑面而来,4个篮球场、3个足球场、2个网球场及2个羽毛球场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场地采用丙烯酸或硅PU环保材料,耐候性强、弹性适中、维护简便,为市民提供四季如一、舒适回弹的运动体验。篮球爱好者蔡敏敏对此深有体会:“雨后场地干得快,不打滑;冬天不僵脚,夏季不灼热,特别舒服。”
2021年,我市对蝶湖公园部分区域进行提升改造,增加智能化儿童游乐设施以及健身设施,让公园的服务功能覆盖全龄段人群。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精神矍铄的老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此外,园内精心开辟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空间,市民们或在茵茵绿草间支起帐篷,或铺开野餐垫席地而坐,闲谈、阅读、嬉戏,静静品味悠然流淌的慢时光。
“园内实施精细的草坪轮换养护与帐篷容量管控,保安巡查、保洁维护全天候在线,草坪中间还特意留出儿童活动区,让小朋友们玩得更安全。”市住建局园林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据统计,现在园内工作日人流量约300人次,周末约1000人次。”蝶翼轻舞,湖水微澜,健康生活的幸福半径,正在家门口这片绿意盎然中悄然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