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汉洲
6月中旬,“奋进中的启东”启东文艺界主题创作采风,走南阳镇、赴高新区、进吕四港。从江苏神通、飞虎针业,到美尚精密制造、吕四港“2+2”码头、洋吕铁路吕四港站,再到弗林特电动工具、吕四鹤港大桥,在夏日的风里,我们一路领略“奋进中的启东”,一路怦然心动。
这些年,我参加市文联组织的各类主题创作采风活动不下数十次,每次采风都有不同收获。这一次采风,绚烂的“启东风采”、缤纷的“启东印记”让我感受至深。
走进江苏神通3号基地,感受江苏神通的“神通”广大。公司成立20多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宝钢设备与备件联合研制供应中心成员单位、中石化设备资源市场成员单位和全国阀门行业三家上市公司之一,核心产品冶金特种阀门——核级蝶阀与球阀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七成和九成。核电站关键阀门及其配件曾长期依赖进口,核电站关键阀门隔膜也不例外。这块看似并不起眼的橡胶皮隔膜,一旦破裂,能逼停整个核电站,日均损失达千万元。随着近年来阀门国产化步伐的加快,阀门零配件也逐渐实现国产化。江苏神通于2017年组建研发团队,经过3年上百次配方试验、上百万次橡胶疲劳龟裂试验和弯曲试验,终于将这一技术实现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且使用寿命达数十万次,而国外进口隔膜使用寿命仅五千次左右。科技创新出成果,也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如今,江苏神通已成功研发出18个种类的隔膜,相关产品同时拥有10多项专利。江苏神通多年跻身全国阀门行业二十强,科技创新贡献率极高,那是“中国制造”中的“启东骄傲”印记!
飞虎针业,虎啸五洲,威震全球。一家创立于1976年的村办企业,一枚小小缝纫机针,今天竟做成了国际大品牌,年产量达14亿枚,占国内市场的66%、全球市场的40%。南阳镇负责宣传工作的曹瑀卿介绍,飞虎针业成功的秘诀,在于其“锲而不舍,铁杆成针,创造完美,永恒追求”的企业精神和客户广泛认可的产品质量。疫情期间,飞虎针业的全球销量不降反升,无一笔货款欠账。走进飞虎针业车间,看到通过电脑连接自行研发的高速检测设备——摄影检测,每分钟可检测400多枚机针,不仅解决了人工检测质量参差不齐的弊端,还实现了检测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量质齐飞跃”的最佳生产效应,那是“中国品牌”中的“启东范儿”印记!
走进吕四港沪通集装箱有限公司大楼7层平台,鸟瞰“2+2”码头,只见挖入式港池内,一湾碧水;码头上,涂有中国红的龙门吊,比肩接踵,高耸挺立,炫眼夺目。从鸟瞰转换到现场,实地体验通州湾吕四“2+2”起步港区,感受更直接。水深达14米的西港区,左侧是2个10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右侧为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2”起步港区就是这么得名的。未来,西港区还将规划建设14个10万吨级泊位。水深稍浅的东港区,为5万吨级海工重装泊位。将通州湾出海口起步港区放在吕四港,缘于这里距上海最近。作为上海北冀的第一枢纽海港,吕四港是通达世界最便利的港区,这里拥有“江海河联运、公铁水互通”的优势,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海陆空水”集运体系。正缘于此,吕四起步港区呈现“开港即繁忙”的景象:自2022年10月26日和12月22日集装箱码头、通用码头先后开港以来,不到1年时间,已靠泊各类外轮超100艘,那是孙中山先生在100多年前于《建国方略》中擘画的东方大港蓝图——江苏新出海口于“启东起航”的印记!
这一次采风,我还接触到了不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前来启东发展的年轻人。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政办的王乐鹏就是其中一位。1994年冬天出生的小王,老家山东东营,2022年7月于河海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前来启东发展。“启东发展我发展,我与港区共辉煌。”已融入启东的小王,在他的生命新旅程中,无疑已刻画上了“情牵启东”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