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
时间:2022-08-26 A+   A- 举报

张慧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和姐姐没有父亲已有218天了,每每触及父亲的话题,我和姐姐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作家梁晓声说:“如果最亲的人去世了,最初你不会那么痛,因为你缓不过来,反而最难过的是在之后的时光里,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他时,看见他曾经爱吃的美食,用过的杯子,鼻子一酸,泪流满面,想起他在该有多好,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失去亲人最难过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

读着这段共鸣共情的文字,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不自觉地涌上心头。

曾记得,父亲给我们姊妹俩买的第一本数学读本《算得快》,让我们感受到了算术的奇妙和乐趣。

曾记得,父亲给我们订的启蒙文学杂志《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我们姊妹俩一拿书就抢着看,让我们在懵懂中体会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和美丽。

曾记得,我和姐姐考试得双百分的时候,父亲奖励姐姐一支英雄牌钢笔,奖励我能够自由支配的一元钱,那时父亲就用激励的方式让我们领悟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自豪。

曾记得,小时候的夏夜,母亲工作比较忙,照顾我们姊妹俩的生活就落在父亲身上。吃好晚饭,他就早早地帮我们洗好澡,然后拿一张躺椅让我们在院子里躺着,我们数着天上的星星,听着父亲跟我们讲故事,慢慢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曾记得,父亲帮着我和姐姐瞒着母亲和我们做沙包(小时候的一种玩具)。

曾记得,父亲接送两个外孙女上下学的温馨场景,骑着电动车,一大一小、一前一后,有说有笑。

曾记得,父亲送姐姐、送我上大学。

曾记得,父亲送两个外孙女上大学。

曾记得,女儿到英国求学前和外公最后告别时的伤感。

……

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慢慢地,父亲老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找上门来了。父亲的讳疾忌医和我们子女所谓的忙碌,忽略了对父亲应有的重视。姐姐一直和我说,我们是有责任的。是的,我们做子女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父母和子女是前世修来的最值得珍惜的缘分。不是给父母一点钱,买点东西,就是所谓的孝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父母说说话,不要嫌他们唠叨;陪父母吃吃饭,不要说口味不同;陪父母散散步,不要觉得他们跟不上脚步。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安康!愿天下的子女都能无悔!愿天上的父亲能够看到我们!我们和母亲都会好好的!

父亲,您长眠,我们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