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煜淑婷
都说夏天是吃小龙虾的季节,但我觉得,和夏天最般配的是面饼。常说南米北面,启东这样一座江海小城,却有着风靡全城的面食,让我一度有些想不明白。或许是因为这片土地年轻,这里的人是从四面八方迁徙过来,从而形成南北混合的饮食习惯;又或许是因为我们祖辈的祖辈都是来这片土地开垦拓荒的,这样饼卷菜的组合,更方便食用,滋味也更丰富。渐渐地,这一饮食习惯就保留下来了。不过事实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并不重要,现在面饼还是以极强的热度活跃在启东人民夏天的餐桌上,一定是因为它好吃。
一般卖面饼的摊子,用流行语说就是面店的“夏日限定”,门口放一张桌子,架一口炉子,放上一块圆形铁板,匀一个员工出来专门摊面饼。过程和摊煎饼有些像,但并不是成团的面糊,是不太浓稠的面浆。有经验的主妇们都说,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调面浆这一步。水和粉的比例关乎成品质量的百分之八十,面饼是否柔韧有弹性、薄透而扯不破,全在这一步。如果哪家的面饼屡屡被菜戳破了皮,那这家的声誉就彻底完蛋了。空易拉罐去掉头,塞进浸满油的布,方便在铁板上均匀地抹油,舀上面糊,摊匀,待一张张面饼成型之后取下晾凉。要想面饼又圆又薄也是考验功力的,担此重任的都是店里的老师傅。
吃面饼的时节基本上是天气热起来时开始的,真的要具体到哪一天,那就是面店的面饼摊支起来的那一天呗。在摊主还在重温有些生疏的摊饼手法的时候,眼尖的女主人们便开始感叹“又到了吃面饼的时候”,辗转于各个小摊之间买食材了。面饼除了那张饼之外,别的滋味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贴切地来说就是自家烧的家常菜合集,就是家里的味道。只要是不用去皮、脱骨的菜都能卷。我最喜欢的是韭菜苔炒毛豆肉丝,还有一个是凉拌金瓜丝。我们家比较常见的是烂茄子、皮蛋或咸鸭蛋拌豆腐、凉拌海蜇丝、土豆炒肉丝这些,每样卷一点,一口就能吃到五六个菜,也不觉得这样的混搭奇怪,反而脆的、韧的、绵的、酥的都在这一口里,口感层次肯定是丰富的。面饼里的菜,口味会比正常的菜淡一些,本身道道都是好吃的菜,加在一起又怎么会不好吃呢。
吃面饼要多卷了菜吃才有意思。平常日子的话,弄面饼吃还是颇费工夫的。很多熟食店都提供卷饼服务,自己挑好了菜,由商家帮忙卷好,虽然方便好吃,但我总觉得这样便缺失了自己卷饼的乐趣了。思考放哪些菜会更好吃,菜的比例是多少。有些菜是主角,有些菜是黄金配角,这些都是决定一个面饼滋味好坏的重要因素。面饼相较米饭的两个优点:一个是可以冷吃,另一个就是有自己参与制作的乐趣。
桌上总是会有人面饼吃到一半时漏了,淌了一手的汁水,被众人嬉笑一番。也总是一桌子的菜,连吃两三顿面饼后就有点索然无味,但没多久又起念想。或许外乡人理解不了其中滋味,只有将面饼从小吃到大的启东人,才能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思愁。
时光悄然,转眼间吃面饼的时节又至,而我仍在异乡,与面饼之间存在着时空距离,心里更是万分牵挂。有些乡愁,到底是藏在这独特的面饼之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