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
灿烂的油菜花即将谢幕的时候,一天下班我从单位往回走,在宿舍附近一家工商银行分理处的屋檐下,发现了两个燕巢。一个在东侧探头跟楼板连接处,另一个在西侧。起初我并没有发现,是燕子清脆的鸣叫声引起我的注意。听见声音抬头观察,不由得会心笑了,这两对燕子真会找地方。
从此每天上下班经过那里,不管多匆忙,我都会抬头多看一眼。两对燕子各占据一个巢。我发现它们的时候,由一粒粒泥土垒成的燕巢已经完工。不久,每次从那里经过,都会看见两个燕巢里各有一只燕子,收了翅膀,安安静静地待在巢里。为什么不出去觅食,总是待在燕巢里呢?同事听了我的诉说和疑问,笑得直不起腰来,她说,人家在孵蛋!
果然,不久燕巢里发出小燕子细小的嘤嘤的鸣叫声。经过那里,会看见一只燕子急匆匆从远处飞来,靠近燕巢的时候,燕巢里便会露出小脑袋,张开嫩黄的小嘴,“唧唧唧”叫着接老燕子口中衔来的食物。我数了数燕巢中的小燕子,东边有三只,西边有四只。老燕子每一次只能满足一只小燕子的食物需求。燕巢里伸出的小脑袋都一般大,说明它们的成长几乎是同步的,并没有哪一只小燕子被忽视。我不知道老燕子是怎么做到不重复给食的。
我试着给它们拍照。我第一次驻足在燕巢底下举起相机的时候,刚给孩子喂完食物准备飞向田野的燕子从我头上飞过,飞得那样低,翅膀上带起来的风,扇动了我的头发。我估计,它是在侦查我是否存在伤害它们的可能。在嗅不出我身上的杀气后,才放心地飞向田野。不知是角度还是距离原因,亦或光线原因,我总拍不好老燕子给小燕子喂食的照片。我驻足拍摄的次数多了,老燕子也习惯了,不再从我头上飞过。
有一天下班又经过那里,我发现西边那个燕巢的老燕子往来于燕巢跟田野之间的时间,比东边那个燕巢的老燕子多一倍,甚至更久。我想也许西边燕巢的小燕子多一只,所以小燕子的爸爸妈妈更要费时一些。连续观察几次之后,我似乎明白,西边那个燕巢只有一只老燕子在为孩子们觅食。有一天下班,我观察了半个多小时,确信西边那个燕巢确实只有一只老燕子。难怪那只老燕子那么瘦小,往返于田野和燕巢时,看上去仿佛除了羽毛,就只剩下一张薄薄的皮包裹着飞翔的骨头;难怪那只老燕子每次飞离燕巢时的鸣叫声,那么轻,那么细,从轻细的鸣叫声中,让人感受到疲惫和沧桑。
还有一只老燕子哪儿去了呢?是不是跟别的燕子飞走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得到的答案是,燕子在哺育期,绝不可能背叛家庭。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只再也回不来的老燕子要么遇上天敌遭遇不测,要么因为疲累早夭于觅食途中。仅存的那只老燕子早已透支体力,正在透支着生命,然而,它并没有停止和松懈,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孩子觅食。此后,每次经过那个燕巢时,我不由得在心里向那只坚强的老燕子致以深深的祝福,并祈祷燕巢里的四只小家伙快快长大,展翅飞翔的时候,不要忘记那只燕子爸爸或燕子妈妈的恩情。
这是个略带伤感又很励志的小故事,我不知道该从哪一句话开始向我的同事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