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儿女亦英豪
时间:2021-12-09 A+   A- 举报

江海儿女亦英豪

——文史作品《开疆拓土》采风札记

东疆掠影

刘德昌

辛丑牛年春夏之交,本人奉市政协委托,前往各地采集启东人民栽青促淤、围垦滩涂、筑堤开河、迁徙移民、并港建闸、改造盐碱地的相关史料,为拟出版的文史专集——《开疆拓土》提供部分初稿。

此前,笔者和诸多同龄人曾一度认为,设县不足百年的启东,地处长江口呈半岛形,是江苏最年轻的县级市,总面积近1200平方公里。它的由来乃是沧海桑田的自然变迁,少有人为助推的因果关系,以至设县时所起的县名,也沿用了孙中山先生“启吾东疆”的词意。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通过倾听当年围垦开发者讲述的动人故事,带有方言腔调的劳动号子,细看他们当年使用过的劳动工具,观赏海滩江边上的大米草、芦苇荡、养殖场和飞架大江南北的崇启大桥、寅兴海防大堤等实物实景,从心底里深刻感悟到,百万启东人民把原本一无所有的家乡,逐步打造成了金山银山一担挑的全国文明城市,可谓江海儿女拓东疆,事在人为天地宽。

回眸市政府组织实施的水工资源开发工作全过程,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它有诸多值得自豪点赞、彪炳史册的聚焦点:

一是主项开发起步于1956年,收官于2014年,持续时间长达58年,贯穿了“高级社”、“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历史阶段,堪称为和平年代发生在长江口地区的一场土地革命持久战。不少老同志感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建立新中国,为时只有28年,而我们的这一土地革命持久战,却整整用了58年之久,这体现了历届党政机关领导启我东疆鏖战急、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坚强决心。”

二是规模浩大、类别众多,呈现陆、海、空三位一体化模式。如横贯启东全境的通启运河工程,施工期分三个阶段长达360多天,累计出征民工30多万人次,河道全长近70公里。其中一期工程地段自启海交界处的陶家店至吕四镇(项目为通吕运河),全长22.94公里,1958年12月开工至1959年4月15日竣工,工期长达4个半月;二期工程自陶家店至二甲镇庙,地段全长14.2公里,出征民工2.65万人,1959年11月开工至1960年4月竣工,工期长达6个多月;第三期工程在1978年2月23日至3月11日,地段自三河港河至塘芦港,河道全长24.82公里,工程项目包括造桥建闸修路,出征民工5万多人。运河全线通航后,两岸百姓点赞说:“廿年功夫开条河,贯通启东如长龙。金山银山水上漂,百万人民齐欢腾。”

三是开发水土资源的政府工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涌现了全民参与开疆拓土持久战的态势。比如民营企业——黄海滩涂开发集团公司,在市滩涂开发管理办公室的支持下,自行投资1500多万元,在东海镇域内围垦滩涂1.7万亩,创造了江苏民间滩涂围垦工程规模的纪录。

四是效益可观,提高了高水平发展的可持续性。土地,历来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立足之本,具有一本万利的增值。作为原本地少人多的县级市,我们在开发土地资源的持久战中,仅可耕地面积就增加了10万多亩,启隆镇、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海工船舶工业园、启东高新区,以及黄海滩涂开发养殖集团等行政单位、重点企业,由此有了立足之地,并取得了黄金效益。如市农科所技术员李锦文,在围垦成田的启隆农业良种繁育场,培育出被江苏省科委、国家农科院命名的优质高产绿皮蚕豆“启豆1、2、3、4号”,并被推广到全国17个省市大面积种植,亩产量提高了近一倍。

五是形成了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奋勇争先的“民工精神”,传递了“启我东疆、奉献家乡”的社会正能量。但凡参加过开发水土资源持久战的老同志,每当提及这些尘封已久的往事,总会联想到曾经获得的荣誉……

1956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为启东并港建闸题词点赞:“并港建闸向大自然进军,把几千年来被水土冲刷的面貌改变过来,奠定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词称:“农田水利,自古所重。并港建闸,泽被启东。引水抗旱,挡潮防洪。长江下游,辈辈先锋。”

1979年3月,启东黄海滩涂试种大米草成功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同年10月,国家科委在启召开种植大米草促淤保滩现场会议。国家科委主任蒋南翔,南京大学党委第一书记、校长匡亚民到会讲话。同时,启东保港冲淤工程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9年9月,反映启东水利建设成就的巨幅照片“战江斗水绘田园”,以及用粮食、棉花实物镶嵌而成的农作物茬口布局图案,被周恩来总理选送到阿尔巴尼亚展出。由此,阿尔巴尼亚派出棉花专家来启考察学习。

据以诸多启东开发水土资源的历史事实,笔者作为撰写《开疆拓土》一书的参与者,仿佛也成了当年民工队伍中的一员,并从心底里发出了千里东疆无高山、江海儿女亦英豪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