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一隅
蒋长云
一
夫:这啥玩艺?
妻:糕粽礼盒,米糕和粽子,黄姐的丫头下周高考了,去意思一下。糕粽,高中的意思,讨个好口采。
夫:这都什么呀。这都能应验的话,不要念书了,每天吃米糕粽子得了。每天米饭数985粒米,铁定985高校了么。
妻:你这不抬扛么。一点都不知情识趣。礼仪礼仪,送礼总要讲究个仪式感嘛。也要送得巧妙有深意。当年乡下人祝寿,不还要去代销店领两瓶地产大曲酒、两斤挂面,表达个长长久久的意思么。
夫:那时多是赊的,一般主家都会还的。等还了,再退到店里,大多是做个样子。
妻:那时大家都不富裕,相互照顾着面子。现在哪还是当年,这108元一盒的糕粽礼盒,才几个粽子,几块糕,装了个漂亮礼盒,卖得可火了,我还排了好长一会儿队呢。
夫:大家都送这个,粽子不成灾么?
妻:放心,有钱有情趣,总有新花样。国人的戏路宽,会来事,年年翻新升级版,前两天看网上说,送考穿旗袍,叫个什么“旗开得胜”。对了,我的旗袍呢?你见我那件大红旗袍了么……
二
爷爷:快吃晚饭了,你怎么又要出去?
孙子:我不在家吃了,晚上有事。
爷爷:又有啥事啊?一周也不见你在家吃个晚饭。
孙子:楼上豪豪过生日,出去小聚一下。
爷爷:瞎说,豪豪不是上月才过完生日么。
孙子:上月是阳历生日,这次是阴历生日。
爷爷:啊,还有这样的么?
孙子:这有什么不好呢?也就多喝一次小酒而已,有个由头,喝得就有内容、有意思、有劲,多好!促进夜市经济,促进双循环。我们多喝一次,小店多一些生意,也多一些GDP,特别地有意义……
三
妈妈:都快十点了,还出去干嘛?
女儿:我去买点烤羊肉串。
妈妈:胡闹,这么胖了,还吃什么夜宵,晚上我看你也没少吃,一天到晚吵着减肥,越减越肥!
女儿: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啊。主要是刚才抖音里看到,今天过节,必须要有些过节的样子。
妈妈:过节!啥节?今天过啥节?
女儿:我也不太懂,名字老长了,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兴吃什么烤肉。
妈妈:啥节都不懂,瞎凑啥热闹?
女儿:你不也喜欢凑热闹么,还跟我爸一起过什么平安夜,吃什么大餐,跟真的似的。
妈妈:……我们只是找了由头撮一顿而已。那名言不是说“没有宴饮的人生就如同没有旅店的漫漫长路”。人家喜儿还盼着杨白劳早点回来欢欢喜喜过个年,吃顿饺子呢。日子太漫长了,度日如年,总要一些节日来做些隔断,总得有些念想、盼头。
女儿:得了吧,人家喜儿是贫苦的日子才显漫长,才度日如年。你如今一年到头宴饮无数,天天跟过年似的,饮酒如水,“度日如年”。
妈妈:但我的日子平淡啊,所以需要个性化的节日来点缀点缀。
女儿:对呀,所以节日才重要啊,至于是什么节日不重要,节日本身很重要。不要说传统节日了,现在不是还造出了很多的节日么,什么“父亲节”“母亲节”。你们早前有么?生活好了,就应该多弄些节日为生活添些色彩。蹭蹭氛围,嗨啵嗨啵,有益身心健康。
妈妈:……
女儿:放心,妈,我不真吃,去看一看,偷偷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完事。那羊肉串,我真的有点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