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晖
那天风和日丽,笔者驱车来到远近闻名的“水果小镇”,去为年逾八旬的老姑妈祝寿。
说起“水果小镇”,对我来说也并不陌生。在我孩提时代,那时名曰:大兴镇三八果园,我几乎每年都要来几次和表弟红新一起到果园玩耍。春天看花、追蝶,夏天拈蝉、摘梨、采桃,常常高兴得忘乎所以,吃饭常有姑妈喊了几次才怏怏而返。
我后来上学读书、进城工作,就没有去过大兴镇再逛果园了,但从红新的电话中,也断断续续听到一些关于他们果园的故事。
七八十年代,启东是全国棉花高产单位,在轰轰烈烈的粮棉夺高产运动中,曾一度时期,当地开展挖树扩棉,割资本主义尾巴,果园里许多桃树、梨树遭受砍伐,果园一时间进入“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的境地。由于家境贫困,老表红新没上完初中,就辍学跟人学了泥瓦匠。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老表一家分到3亩果园。一家人开始挖老树,栽种优质树苗,整理果园。当地政府还请来园艺专家传授果树栽培、嫁接技术。经过两年的努力,一批优质的水果,如“东疆丰产梨”、“水蜜桃”挂满枝头、抢占市场,由此,果农钱袋子越来越鼓了。进入二十一世纪,老表一家也盖起了小楼,买了彩电、冰箱,前几年还买了轿车。
汽车在沿江公路上奔驰,不一会儿就来到桃花盛开的水果小镇。走进果园,霎间春光四溢,那盛开的桃花,风中轻盈摇曳、婀娜多姿、灵秀清新、暗香浮动、妩媚动人,这不由使我想起唐朝诗人元稹“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的诗句来。春光无限的水果小镇,吸引了不少游客,人们三五成群,戴着旅游帽、太阳镜,登上观景台,赏梨花、拍美景。
桃红又柳绿,梨花正怒放。我老表家就在果园东侧,没着小路向北三百米,只见一幢三层小楼,红瓦白墙,竹篱护院,四周几枝桃花盛开、柳枝隐掩,颇有曲径通幽之感。姑妈、老表见我到来,老远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在吃中饭的闲谈中,知道这几年当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创建旅游产业,成效凸现。目前水果小镇共有6000亩果园,分别栽种梨树和桃树。飘香的果园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入园采摘、购买。去年水果小镇优质梨总产可达上千万斤,梨园每亩可为农民增加收入七八千元。同时打响旅游品牌,以“果园人家”为主题的沙地文化长廊,已为游客观光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旅游环境,建成一个“春赏花、夏摘桃、秋采梨、冬沐阳”为主题的水果小镇,老表一家除了种树栽桃、加工水果,再加上餐馆、超市等,全年人均收入也在4万元之间,谈笑之间,姑父、姑妈与老表一家人快乐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