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里的悬钩
时间:2021-07-15 A+   A- 举报

●灯下漫笔

施正辉

悬钩何人何时何地发明使用,很难考证。在悬梁锥股、卧薪尝胆、达摩克里斯剑等励志故事中,文字表达或插图所示,均未曾有悬钩的痕迹。但作为农家子弟,悬钩从小看见、一直使用,伴随着成长。在我看来,悬钩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空间立体利用,还有防猫防小孩等奇效。它主要是指形状弯曲、用于悬挂器物的一件家庭日常用品,更是我抹不去的一种乡愁元素。

在屋内,用铁丝或绳子的一端环绕横梁,另一端下垂并扎上一个弯曲的铁钩,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本户成人平均身高,加上手臂上举之长与悬挂物之高,这样确保操作方便不费劲、通行自如不碰头、无碍观瞻不破景。这样,一只悬钩就成功制作。悬钩多见于灶屋、常见屋檐下、罕见于房头(居室)。灶屋内的悬钩一般有两横排,以挂筲箕、篮子、水桶等居多。记忆中,由于当时缺粮少食,幼时对挂在悬钩上筲箕内的纯纯黄玉米粞饭,特别是整团的饭口头充满着期待,偶尔也会踩着桌凳,掀开盖子或布盖稍微偷吃一点,杀杀念头。灶间里的悬钩,当然在过春节时也挂过几条带鱼之类的东西,以防止猫儿偷腥搞作。屋檐下的悬钩,最多用于晾晒衣服,通行做法是将衣裤穿在竹上,竹子两头搁在悬钩上。这类悬钩多用树枝制作,一人一手高度。为了不被风吹落晾晒衣物,有时会用细绳将竹子两端与悬钩扎牢。记得,夏夜将白天吃剩饭菜盛入碗碟放入大篮内盖上纱布再挂在室外悬钩上,以防变质。电扇空调未进入家用之前,室外的悬钩成了夏天晚上乘凉或睡觉时挂蚊帐的上拉点。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竹悬钩,用一段竹子制成。将与竹竿相连的竹枝条留下15公分到20公分左右,其余剪除,然后垂直地面固定一处,形成多向多层的竹悬钩,可以顺挂多双鞋子,晾晒充分,美感爆满。房头内的悬钩数量少用得也少,一般挂不常用的需要较长时间存放的东西。老宅房头的悬钩上曾经发生过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因为弟弟犯错,家父将其双手捆住吊在悬钩上。每每想起彼时彼景,总觉得恐怖心悸。尽管家父初心没错,但方式值得探讨,效果很难评估。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悬钩开始与吊扇有缘,特别是小型吊扇直接挂在室内悬钩上,方便实用。再后来,平房改楼房,平房变大且也基本都是铺地面吊天面,室内悬钩逐步匿迹或变形而生。前些日子,修整老母住的老宅灶间,原本想将数只悬钩吊在天面上方,但是因为不太方便,便全部取下。弟弟说不要将悬钩丢掉,放在储藏室,可能会派用场的。于是,满载着几代人记忆的悬钩静躺着备用。晒衣服晾被单等是刚性需求,所以,室外悬钩的使用频率时下尚可,特别是老年人使用惯了,似乎还情有独钟,弃而不用也难哦!诚然,已有不少年轻人看到悬钩感到新鲜,不知其名其奇,更不会爱而用之。

说到悬钩,不由自主地想起钓鱼所用的悬钩之法。悬钩上无论荤素诱饵,无论上饵形态,也无论隐露钩儿,总有吞饵着钩之鱼。有形悬钩,材质不一、用途相异,可见可用、可忆可悟。但是,最重要的是能看见无形悬钩,做到不上当、莫入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