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情节
时间:2020-12-08 A+   A- 举报

人在旅途

手工情节

李新勇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关于礼物的故事,可谓信手拈来,一抓一大把。有的虚情假意,有的情深义重。

先说几十年前的故事。其一,在电视机还是时髦商品的时代,老袁的邻居不但拥有电视机,还打算把自家七成新的平房推倒,翻建成楼房。村里管事的干部眼红他有钱,左右刁难,偏不在批准文书上盖章。老袁如此这般给邻居出了个主意,不几天,老袁的邻居不但请管事的干部吃饭喝酒,还用板车把家里的电视、收录机、洗衣机,悉数搬到管事干部家里,多的话不说,放下就走。管事的干部心下大喜,以为人家这是送礼,毫不犹豫在批文上盖章。几个月后,待到新房建好,老袁的邻居又大张旗鼓从管事干部家里把电视等诸多电器搬走。旁边有邻居问:你这不是送给人家的吗,怎么好又搬回去?老袁的邻居回答:他一个光明磊落的干部,我哪敢贿赂他——我家里修房子没地方放,借他家的地儿放放,现在房子修好,拉回去,是自然的事情!

其二,我读大学时有个政史系的同学,家中异常贫困,却非常想当官。为了把学生会主席搞到手,不惜把他老娘土法制作的香肠和腊鸭搬到学校。还没找到机会送出去,被舍友闻到香味,乘他不在宿舍,合伙以酒精灯做灶,以饭盒做锅,烹而食之。一阵风卷残云,狂轰乱炸,都快轮到打扫战场了,他才从外面回来。面对一堆带着腊肉香气的骨头,呼天抢地,神情黯然。悲戚中透露出绝望,声音低沉,阴风怒号:“你们以为这仅仅是我的梦想和痴念啊?这还是我的黄金屋和颜如玉!”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哪个同学生了病,要是男生,折一架纸飞机送过去,至少能飞二十米还能在天上滑行几个圈的那种,包不齐这男同学当场就能下地;要是女生,她的伙伴儿会缝一个碎布沙包、扎一个好看的鸡毛毽子,都是最好的礼物。一般不会折千纸鹤,那是受一部日本电视剧影响,《血凝》,满屏美丽的千纸鹤,写满的都是绝望。

到了中学时代,流行互寄贺卡和明信片。每到年末岁初,平时人缘再差的同学,都会收到几张十张。如我等钱包小而朋友众多的人,买不起更多的贺卡,也不会陷入绝境。到供销社仓库捡回一堆白色的硬卡纸,比着明信片裁剪开,照着板报插画,精心画上一幅插画,用英文或者汉语写上祝福语。那时候邮局也开明,只要在右上角贴足邮票,就一定能寄到想要寄的那个人手中。量大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流水线作业,勾的勾线,上的上色,写的写祝福语,张张不同,张张精彩。我至今还保留一张,每次翻出,忍不住怀念那真诚而单纯的美好时光。

这种纯手工的情节,一直持续到现在。别人只知道我会写,其实他们不知道我还会做泡菜。得我老娘的真传,我做的泡菜还将就。朋友若与我谈及四川美食,说到泡菜头上,说不定就会收到我亲手制作的一坛泡菜。泡菜是四川人的命根。嘴巴里快淡出鸟来了,两根泡豇豆、一根火红的泡辣椒、半块金黄的泡姜吃下去,立马还魂,一眨眼睛就人五人六,劲头十足。汶川大地震那年,许多老百姓跑地震的时候,仓促间从家里抱出来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大大小小晃荡着泡菜水的泡菜坛。

这些年我身边的川渝同乡,每年自购数千甚至上万元老家的农副产品,诸如苹果、洋葱、橙子、柑橘等等,分赠熟识的朋友。并非我这些老乡钱多,或者要巴结谁,这其实是在帮助自己的家乡人增加收入。他们都知道不能直接送钱,钱不过轻飘飘几张纸,转手用干净,说不定什么都不记得了。而让父老乡亲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通过“网络销售”,变成一张张钞票,他们既得到了体面,也收获了劳动的喜悦。彼此都得到尊重,从而变得更加勤劳。我的这些老乡干这些事情,都不会让老家的父老乡亲知道他们掏的是自己同样用心血和汗水挣来的钱,这又是另一种充满中国人婉转智慧和沉甸甸心意的手工礼物。只不过,要请获得分赠的朋友多担待些,那些农副产品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倘若真如此,转手赠与友邻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