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记忆
金艳
在我见过的老物件中,它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现在看来,它的用料和做工并不讲究,但所承载的美好弥足珍贵。老宅有过翻建,也历经几次装修,作为奶奶唯一一件算得上“精致”的嫁妆,它已经整整陪伴着老人家六十多个春秋。
梳妆盒起源于一个爱情故事,带着一丝那个年代独有羞涩和纯粹。只是爷爷离开的这些年,我再也不敢轻易提及,反倒是奶奶,每每见我目光停留在梳妆盒上,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仍然愿意和我提及当年的故事,这份坦然,以我现在的悟性,似乎还不能够完全体会。也许爱一个人久了,就该是这个样子。
奶奶用手绢轻轻地擦拭梳妆盒顶盖上古朴图案缝隙里的灰尘,紫红色盒体呈长方体形,盒身的木质纹路依然清晰可见,表面及边缘线条圆润。奶奶翻开盒盖顶层那把“双桃”锁,向我展示盒子的内在结构,盖板下面是一个不怎么深的凹层,里面是一面梳妆镜,也可以存放票据及小照片(尽管那个年代青年男女结婚几乎没有拍过合影)。下面是两排抽屉,可存放木梳、头饰、首饰等小件物品。盒子两侧设计了简单的图案,为了便于携带还装有把手。奶奶说这么一件小小的嫁妆,在当年来讲算是非常考究了,她的父亲特地找了当地的能工巧匠整整耗时三天,精心制成。出于对嫁妆的好奇,儿时我总是喜欢翻看奶奶的梳妆盒,那时她只是提醒我动作轻点,我却总是那么听而不闻。然而,她所说的头饰或者是首饰、胭脂什么的,我从来未见过,想来当年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希冀和坚守。
奶奶的梳妆盒里至今存放着一枚铜板,已被岁月磨砺得纹路全无,我也常常受到这枚铜钱的恩泽,盛夏中暑不适,奶奶用它蘸上清水为我拂去一身暑气,整个人都通透舒畅。这枚铜板异常珍贵,是因为它见证着四世同堂家族的发展史。如果说这梳妆盒里还装过什么珍贵之物,那肯定不是我给奶奶添置的银镯子或者金耳坠子,而是那些曾经经历的沧桑岁月,那些相濡以沫、白首不相离的情感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