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
蒋长云
早年间,老太太相儿媳差不多就是一生中最重大的面试了。即将登堂入室的跟班、徒弟、助手;几十年后的接班人、继任者;自己最终会落入其手的下一任当家大奶奶;跟自己争夺爱子的天敌;和自己一起掉进河里,会让宝贝儿子急煞难煞的狠角色,能不好好挑选挑选、考察考察么!
而且基于这种考察的最终选择推倒重来、中途解聘的成本很高,机会成本也很高:选了深闺中的千金小姐,就意味着放弃教会学堂里的时髦洋学生。万一将来洋学生特别的宜家宜室,旺夫旺族,而且代表社会潮流演进的方向,那就亏大了。自己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尤其是怎么对得起当年支付了高昂机会成本而选聘了自己的婆婆!所以此事断然马虎不得,草率不得,掉以轻心不得。
要考察些什么呢?生辰八字?当然要合!属相也绝对不能相冲相克,这些显然是大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看看相貌、体型、仪态、心智、规矩、气度、见识、腔调……五官是门面,必要周正标致。肤发是气血之表,也疏忽不得。发当黑而细而柔而密;肤要白,而且当是亮白有光泽,凝脂一般,半透明状,遮不住微微的羞红和青青的血脉,吹弹欲破的那种嫩白;不是死气沉沉、羸弱没有血色的惨白。体态太过健硕粗笨了不行,娇小而弱不禁风更不行。太过显山露水,丰什么肥什么的,有欲壑难填之虞,要不得;但该有的也必须有,太过平铺直叙,不解风情,看着就不宜生养,将来可能会饿着小孙子的,显然也不行。要懂规矩识礼数,聪明但不能太过精明,机灵而不能机械,行事要大大方方,但不能大大咧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些,确实一眼很难看得那么深、那么准。
怎么考察呢?直勾勾地相看?直奔主题、钢铁直男一样直截了当地问询?显然不合礼数。人家是笼子里的猴子么?是你刚抓来的人犯么?众目睽睽地审视,直截了当地拷问,殊不妥当!这考察再重要,再迫切,也总要顾及人家姑娘的颜面的。内心要严密认真,外表要云淡风清,必须全神贯注,却要努力显得漫不经心。眼光过去要像细雨随意飘洒,抬头望一望她,要假装欣赏一瓶花、浏览一幅画,努力给小姑娘营造一个轻松的、愉悦的、寻常的、不刻意的,像到邻居和闺蜜家串门一样的熟悉场景。这样才能让她有所放松,放松了才能放开,才能让你得到更深入更充分信息。
“噢!我太难了!”
但困难从来难不倒受五千年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大妈。五千年,积累了多少媳妇熬成婆的经典案例,蕴藏了多少这方面的人生智慧。
据说江南大户人家的老太太挑儿媳妇,就大多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和风细雨、轻描淡写又暗藏玄机的程序。
说是毛脚儿媳上门,茶水之外,还会上一道点心。一般是小汤圆,或小笼汤包,有馅的那种。而且馅还是那种流质,或是猪油赤豆沙,或是黑洋酥,或是皮冻……筷子要是象牙的或是红木的,应略有份量。平素使惯轻便竹木筷的丫头,用它搛汤圆或有点小难度,至少会不习惯,也许就此露了怯,让一双筷子暴露了真实的门第出身。碗要端起来,要以碗就口,不能以口就碗。再小的汤圆也不能囫囵一口吞,要先咬开一小口,试试馅烫不烫。豆沙用猪油炒的,刚出锅、又包在里面,可不是一般的烫,如果笨丫头一口一个汤圆吞下去,就有被烫得眼泪直流的可能。而小笼汤包正确的打开方式,也是先咬开一个小口子,慢慢吮吸里面的汤汁,如果一口从中间咬下去,或有浓油汤汁溅一身的尴尬。光一道点心,就能够考察到吃相是否文雅,够不够谨慎细心、家教好不好。甚至还能关照到嘴唇、牙齿……你不是笑不露齿么!吃东西的时候,总要开口的吧,是不是齿如碎玉,有没有两颗惹人喜爱的小虎牙,一目了然。当然也认同吃东西时以手遮口的家教,但即便牙齿看不真切,至少也能考察到是否“指如削葱根”。
如果一道点心能顺顺利利过关,接下来,就可以安排搓一场麻将了。就好比科目一考完方可考科目二。这场麻将可不寻常。未来的婆婆坐在你的下家,你懂的!要关心自己的牌,更要关照准婆婆的牌。不能让准婆婆吃碰不着,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违反牌理瞎出,要善于研判准婆婆的需求,准确理解眉传目送的明示和桌底下脚尖触碰的暗示。这是一场关乎命运而非输赢的赌局,所以赢不能喜形于色、输更不能气急败坏。断不能像方鸿惭那样把相亲看作赢钱的机会,要把这场麻将看作人生舞台一次重要的展示综合素质的契机,在不动声色间显现大气度、大智慧,大格局。
一道点心,一场麻将,蕴藏了太多的考点,还没有标准答案,而且阅卷评分也因人而异,同样的答案,阅卷人不同,得分也不尽相同。难于划重点,不能搞突击复习迎考,没有事前彩排、带妆演出。所谓“意态由来画不成”,即便你知道小汤圆、小汤包的正确打开方式,举手投作之间从容自然、落落大方的意态是装不出来的。这场选聘的结果,完全要靠个人的修为、性格、平时的积累、以及人家莫名其妙就吃你这套、好你这口,只能被概括成“缘分”两字、仿佛天意一般的一点点小运气。
面试毛脚儿媳,吃点心、搓麻将,不是我的杜撰,我也记不清是打哪里看到的。挺像是戏说,我却深以为真,笃信不疑。我觉得深宅大院里体态圆润的当家大夫人,就应该有这样圆融的智慧。
社会进步,分工细化,现在有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代办面试招聘的职业和第三方公司,可能也是西风东渐,一般叫作HR(Human Resource)。HR的招聘有一套一套的标准化程序和大纲相对稳定的试题,什么结构化面试,什么无领导小组讨论——让几个参加面试的人在一起自由发挥,充分展示,看他们的组织力、领导力,协调力。可能因为是批量化的面试,也只能通过这样略显粗放的方式提高一些效率。但我总觉得你的考试就叫“无领导小组讨论”,要考评的那个点,应考者应该能Get到。这么直截了当、昭然若揭的面试,就跟问“相声‘说学逗唱’四门功课都有哪四门?”一样,谜底都写在了谜面上了。而且,面对的是从小就被“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传统观念浸润的谨言慎行的孩子,很难想象这样短时间的表演式的面试能对应试者有深入的考察。
银行招聘面试也常请第三方HR公司参与。那天,我和一个管招聘的领导开玩笑,其实不用那么费事,把报名者聚拢来搞个掼蛋比赛,你在场里转转,看看牌,就是最好的面试了。玩笑归玩笑,其实掼蛋还真能反映一些情况。譬如上进心、胜负心、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譬如战斗力、竞争力、领导力、协调力、组织力、记忆力。譬如规矩意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气度,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尺度。譬如插牌、出牌所反映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因地制宜调整变通能力。譬如面对一局可胜而败的失利能否在总结教训后及时翻篇、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譬如抓一手好牌和抓一手烂牌后的情绪,喜形于色以及不动声色所反映的性格,譬如洗牌的利索性所反映的手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是否有点钞能手、终端录入能手的潜质,等等。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就面试而言,太过复杂、太过程序化、题库化,就是“术”,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场景、工作场景里考察人,于无声处面试人,才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