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门闸遗碑
时间:2020-10-10 A+   A- 举报

东疆掠影

田耀东

光绪二十七年(1901)五月,通海垦牧公司成立。

《张謇全集.柳西草堂日记》载:八月二十四日,公司屋基开工,以四十二亩之土,筑高四十三亩之基五尺……"张謇任总理,总公司设在海复东一千米(1955年为海复棉厂)。

据《啬翁自订年谱》记载: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十九日,“定海复镇基”。民国二年(1913)二月,“垦牧海复镇成”。张謇花十年时间打造了海复镇。海复镇原址是荒滩筲箕襻。

总公司占地200多亩。四合院里有房100余间。办公室、慕畴堂、宾馆、会计室、总经理办公室、张謇卧室,四层高的“望稼楼”,还有轧花车间一一人力的。

1904年,粟裕师长的司令部就设在总公司院内。粟裕给抗大九分校学员去讲课,就从公司四合院步行到东南中学四合院。

1942年,日军占领海复。斗争进入胶着状态。为了不给日军利用总公司四合院,粟裕司令,季方专员同校长于敬之,教务主任顾怡生等商量后,拆除了公司四合院。

1975年,海复镇清代的永清桥拆除。桥基下拆得一堆木头。棉厂领导效仿拆除了仅剩的总公司门楼。掘地一丈,得烂木头与青砖一堆,并无珠宝银元。

总公司常驻经理江导岷(1867—1939)的住宅一一海复人称为江家宅的四合院也在战争中被毁。

至1975年,张謇总公司在海复的实物只剩下东南中学四合院,七门闸等以及图文资料。

张謇在海复的垦牧,历经艰难,是他所有的垦牧中最难的。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廿五至八月初一台风,“七八十岁老人诧为未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三夜大风,暴潮猝至。潮乘风势,排潮矗起,跨堤而入”。执事人“夜半编筏凫水及据桌终夜……漂牧场羊略尽。”“江导岷,龚伯厚,李伯韫昼夜守护危堤。”“与骇浪惊涛相搏,无一退者……”

经十年奋斗,至1911年,“堤成者十之九五,地垦者十之三有奇。”“道路砥平,沟渠疏通,田畴整治,芦苇丰蔚,木苗发生。”“栖人有屋,待客有堂,储物有仓,种蔬有圃,佃有庐舍,商有廛市,行有涂梁,若成一小世界矣”。

宣统三年(1911),年产棉花三万六千担,获利白银十二点四万余两。至此,垦牧初见成效。

1920年,68岁的张謇深感水利对于垦牧的重要性。于五月十八日至垦牧规建蒿枝港闸。“张詧,张謇兄弟俩出资五点八五万两银圆,于次年十一月三十日”垦牧蒿枝港合中闸落成……。又名七门闸。

七门闸被日军破坏过,仍然在八十八年的岁月中,为启东的水利事业作出了贡献。

2009年新闸在其东约250米处落成。老闸余下水泥石碑一块(180厘米×90厘米×40厘米)。碑文为:(捐)建者张詧张謇督建者江(导)岷监工者王承泽张景武。“捐”“导”两字已残缺。

1922年,张謇在《垦牧乡高等小学开校训词》中说:垦牧乡自始至今二十年矣。此二十年中,自知江知源(即江导岷)君以下,早作夜息,晴作雨思,曾无一日之缀息。又说:仆为世界公益至弃家不顾,舍儿不顾,亦与释迦之割肉喂鸟兽无异。其真能悯我而为我者,退翁(指张謇哥张詧)外,老弟与易园(指江谦)数人耳。

1924年,张謇在垦牧乡志中又说:凡此种种设施,謇以二十年心力,得其弟子江导岷率各执事绸缪惨淡,与海潮争区区二百里之荒滩,成其九万七百六十一亩之田。

张謇对江导岷,情重义长。1923年五月十二日,张謇诗《至垦牧乡周视海上示与事诸子》……二十三年与海争,指摩千臿万犁耕。叶翁发白江生秃,多谢阳侯许受盟……

叶翁,叶玉昆:江苏江宁人,垦牧公司总会计。江:即江导岷。

见到同志白发秃顶了,张謇感慨万千。他是把江导岷视为兄弟的。

江导岷1900年来海复,1939年在上海逝世。张謇1926年去世后,垦牧公司后续事务全托付江导岷。对张謇而言,他既是刘备的关张,又是孔明。

他在海复的江家宅住了30多年。他对海复的垦牧鞠躬尽瘁。

他的名字镌刻在七门闸的遗碑上。碑躺在闸管所的小院内。碑身落满了尘土和枯叶。

一块碑,一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