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记忆
沈晖
说起这36枚鸡蛋、鸭蛋的故事,那是三十多年前我在学校当老师的亲身经历。
那年我刚刚22岁,在农村一所小学担任三年级班主任。记得那天是农历立夏。早晨8:15,上课钟声刚刚响起,我像往常一样,从办公室出来,拿着教科书匆匆走向教室。
跨进教室大门,我倏忽发现孩子们今天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我,他们瞪着大眼好像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当我走上讲台,拉开讲桌抽屉,只见满满的是淡青的鸭蛋,红红的鸡蛋,每枚蛋上还有同学的名字。见我十分惊诧的样子,孩子们哄堂大笑。
“为什么要给老师送鸭蛋?”我并不觉得好笑,这不是正常的师生关系啊。为了不影响上课,我先避而不谈,开始上课。下课后,我找来学生班长详细了解情况。
原来,当天全班55个同学有36人每人带了一个蛋来上学。课前晓红同学说鸭蛋给老师吃,于是引发同学们有样学样,抽屉里一下子集满了36个蛋。
问清事情原委后,我决定利用上午第三节政治课,以小见大,在学生中开展一次思想教育,同时真诚地感谢大家的心意。“平时你们也吃不到鸡蛋、鸭蛋,难得一年一度的立夏才能品尝一次。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你们送的蛋老师不能收。”下课后,我让学生干部一一退还了这36枚蛋。
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相视一笑。
30多年过去了,今年同学们聚会,师生欢聚一堂,回忆起当年立夏送蛋之事,大家畅所欲言,师生间深厚情谊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