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邻右舍
老张玩微信
黄卫斌
昨天,好友老张发来一条微信,是他自编的《微信惠花集》封面照片。噢,老张出书了。
三个月前,老张说要将八年来发出的微信编本集子。意在集合印象繁多的碎片,留住稍纵即逝的火花,珍藏不期而遇的缘份。看来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旋即我就给予点赞。
翌日,我到老张家串门,想一睹新书尊容。
听说我要看看《微信惠花集》,刚好在场的邻居马上“揭秘”。前段时间,老张编微信集像着了魔,叫他打牌钓鱼都不去,一般人真没这个耐心。
说话间,老张将《微信惠花集》递给我,客气地说,“请多指教。”
我手捧《微信惠花集》,感到沉甸甸的,这是老张心血凝成。信手翻开,清风扑面。16开本、236条短信。自己作序,按时编排。初看集子,照片未加修饰,文字随性而为,觉得有些平淡。但反复咀嚼,顿感干货满满,意味浓郁。
集子中收录的微信从细小的肥皂泡变化到宏大的国家备用水库建成,从初露的枝头嫩芽到厚重的千年木化石,从碧绿的麦浪翻滚到皎洁的明月高挂,非常丰富。像似聚拢一朵朵采撷来的花儿,然后一帧帧徐徐铺开。
集子中反映城建面貌的微信占比最大。
老张说,过去拍个风景要跑很远路,现在小区就建在花园中,四五分钟就能与小公园、小游园亲密接触。“城在花园中、花园在城中”,“打卡点”真多。拍个景致,发个微信,随手就来,外地微友看了纷纷点赞我们城市建得好。
老张对集子了如指掌,无论你看到哪条微信,抑或是不起眼的细节,他都有解读密码,讲出动人的故事。
“我一看到这条微信就会想起父亲。”老张用手指着一张主干挺拔、树冠丰满、状如“父”字的银杏树照片深情地说,这树是我父亲种的,近60年了。曾记得,我父亲身体不好,但养猪种菜没停过。我上高中时,父亲炒干面、做辣椒酱想方设法为我改善伙食。“他常教我们‘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勤奋刻苦、努力争气’,我牢记在心”。说到这里,老张眼里有些泪花了。
我知道,老张爱骑行。这几年,常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长岛骑行、月亮湾骑行、环启邀请赛照片。
你看,出发时精神抖擞,骑行中挥汗如雨,终点处开怀大笑。60公里、90公里、168公里,他用汗水划出的轨迹格外夺目,让人羡慕。
“千岛骑行两日游,六十骑友围湖行;爬坡脚蹬如蜗牛,下坡飞奔似飞燕;骑友风采沿途展,阳光欢笑享人生。”我轻声地朗诵着老张的小诗。
“见笑了,打油诗。亲近自然,拥抱生活,这是千岛湖骑行时留下的心境。”老张笑着说。
作为单位人,老张偶有外出培训学习。空余时间,他常发微信分享好照片、传递正能量。
“喏,这是我参观红安革命纪念地时发的微信。”老张说,14万红安儿女为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捐躯,他们“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让人终身难忘。
合上《微信惠花集》,我静静地想,这本集子真好,她好似一扇窗户,展示着城市的巨变;她好似一方舞台,演绎着生活的多姿;她好似一颗热心,感念着人间的恩情;她好似一座富矿,蕴藏着前行的动力。
愿老张的微信越玩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