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话勒白壁浪
时间:2018-11-02 A+   A- 举报

老钟

“白墙话勒白壁浪”,这实际上是一句歇后语。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部分。例如:

①额头上搁扁担——头挑

胸口上挂钥匙——开心

年初一吃酒板——头一遭

下巴底下挂响铃——响(想)到哪话到那。

人们以“白墙话勒白壁浪”为比喻语,后文解释实际上是“白话”。这隐去的后文,“白话”即“白说”“白讲”,“白白地说”,即使说了、讲了,也无丝毫的效果。例如:

②你们爷儿俩出门时,我千叮嘱万叮嘱回来时,电瓶车一定要放进车库,千万别就停放在楼下,即使锁了,小偷也会偷的。结果呢,白墙话勒白壁上,你们根本就没听进去。人上楼了,车就这样停在楼下。结果怎么样?车还在,电瓶被撬走了。

为什么说,“白墙话勒白壁浪”会是“白话”呢?因为,在这里,“白墙”即是“白壁”,是同一个概念,因而“白墙”对着“白壁”话,就等于没有对谁话,这里没有第二者,等于是自己对自己说,说了也白说,白讲、白话,实际上的第二者(对方)根本就没有听(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二者的身份上)。

这句俗语,还有另一种表述,叫做““白墙画勒白壁浪”,隐去的后一部分就是“白画”。你想想,壁是白色的,要在这白色的壁上用白色的笔,企望画白色的墙,常识告诉我们,随你怎么画,还是徒劳的,画了也看不清,因此,画了也白画,再看其谐音,即“白话”,“白白地画”即“白白地话”。

在沙地方言中,也有把“白墙画勒白壁浪”“白墙话勒白壁浪”说成“白墙画特白壁浪”和“白墙话特白壁浪”的,“勒”变成了“特”。在沙地方言中,“勒”和“特”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在”,而“在”又有三个不同的用法。

一是用作动词,例如:③屋里有人在吗?④人在阵地在!

二是用作介词,例如:⑤请把文件夹放在我办公桌上。⑥每人发言必须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三是用作副词,例如:⑦“你在干什么呀?”“我在吃早饭。”

在沙地方言实际表述中,“勒”和“特”还会连用。例如:⑧你这几年勒特哪里发展呀?⑨哪是谈得上什么发展,这几年一直勒特周边接些小生意,拾些小麦穗,未出过县门。⑩“请问,有凉开水吗?”“凉开水勒特壶里,你自己倒!”

在例⑦、⑧中,前一个“勒”(在)用作副词,后一个“特”(在)用作介词。例⑩中,前一个“勒”用作动词,后一个“特”(在)用作介词。